自榨蔬果汁如飲農藥?4類蔬果高危!營養師教3大榨汁安全貼士

更新時間:18:17 2025-07-23 HKT
發佈時間:18:17 2025-07-23 HKT

不少人以為自己鮮榨蔬果汁非常健康,但有營養師提醒,蔬果被生榨成汁後,纖維及植化素營養會流失;加上部分蔬果易有農藥殘留,用作榨汁恐如飲農藥,到底蔬果應如何榨汁,才可確保不會影響健康?

自榨蔬果汁如飲農藥?4類蔬果高危!

營養師薛曉晶近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拆解一些「自榨蔬果汁」的迷思。許多人認為,自己買的蔬果洗乾淨後,就不會有農藥、可用作自製蔬果汁。薛曉晶指,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蔬果汁的「濃縮效應」會放大農藥風險,更點名以下4款高農藥殘留蔬果、榨汁後攝取等於吞入微量農藥:

拆解自榨蔬果汁迷思:

 

4種蔬菜避免榨成汁:

  1. 草莓
  2. 芥菜
  3. 菠菜
  4. 芹菜

薛曉晶提醒,葉菜食材其實不建議未洗淨直接榨汁,以上4款高農藥殘留蔬果建議避免榨汁飲用。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14年發表的統整性回顧,由整理出的343篇研究指出,有機作物中酚類、花青素與抗氧化濃度平均比慣行作物(即透過農藥來殺蟲、防蟲下種植的作物)高出20-50%,且農藥殘留機率低於25%。因此榨汁時最好選用有機來源,減少農藥累積。薛曉晶提醒,尤其是連皮、整顆放進去榨汁的食材,如蘋果、番茄,一定要特別注意來源,應優先選擇無農藥、有機或經洗淨處理的安全來源。

為何自榨果汁並非最有營養?

薛曉晶表示,自己榨果汁不代表「最有營養」,不少果汁機會篩走「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含量最高的部分」,例如果皮、籽、菜葉、葉脈等穩血糖、益腸道健康與增加抗氧化力的重要營養。蔬果汁只要加入大量水果也可能變成「糖水」,大多人為了口感,會加蘋果、香蕉、菠蘿等水果,快速提高果糖與總糖攝取量,不只增加熱量,還不利專注力與代謝。

因此薛曉晶提醒,蔬果汁的營養價值不是在於自榨、也不只在於原料新鮮與否,而是保留纖維、吃得完整、 選對蔬果來源、避免濃縮農藥。

如何安全自蔬果汁?

要安全自蔬果汁,薛曉晶建議以下3大貼士,包括應選對來源,避開高風險蔬果、兼顧營養與血糖、及降低農藥攝取:

自製蔬果汁|1. 選對食材來源

推薦可選以下食材,且可先作去皮處理:

  • 紅蘿蔔
  • 番茄
  • 彩椒
  • 番石榴
  • 菠蘿

自製蔬果汁|2. 正確搭配基底蔬菜+少量水果

果汁並不是越甜越健康,適當「油脂+蛋白質+纖維」搭配才真正養生關鍵。推薦可選以下基底蔬菜:

  • 紅蘿蔔
  • 番茄
  • 甜椒
  • 紫椰菜

然後可加入少量水果,如:

  • 半個蘋果 
  • 1小片菠蘿 
  • 半個奇異果

之後可加入以下添加物,以增加油脂與蛋白質,增強抗氧吸收與穩定血糖:

  • 亞麻籽粉
  • 芝麻粉
  • 黃豆粉

自製蔬果汁|3. 榨前處理5步驟、降農藥攝取

  • 第1步:無法去皮或高風險蔬果,可選擇有機來源
  • 第2步:食材可浸泡清水內5分鐘
  • 第3步:用軟刷清洗表皮與根莖縫隙
  • 第4步:紅蘿蔔、菠蘿等建議去皮再榨
  • 第5步:即榨即飲,避免氧化流失營養

薛曉晶提醒,果汁並不能代替蔬菜,無法取代真正的膳食纖維與多樣蔬菜攝取,而自己榨果汁亦不等於天天喝就是最營養;果汁的價值在於補充植化素,幫助挑食人士輕鬆喝,記得「選對來源、保留纖維、避免濃縮農藥」。

消委會建議宜飲用2種果汁 

消委會指,不論用任何方法榨汁,果汁內的膳食纖維、水溶維他命及抗氧化物都會比原個水果為少。即使是聲稱不經高溫處理,能將水果內的維他命、礦物質盡量保存的冷壓果汁,亦不例外。預先包裝的果汁營養含量就更少,因為這類果汁一般不會在生產後立即飲用,而是儲存在雪櫃內待售。存放時間越長,維他命及抗氧化物含量亦相對少。

消委會建議,如想透過飲果汁似乎是補充膳食纖維和維他命C,不妨選擇橙汁或混合果汁。消委會測試發現橙汁比蘋果汁的維他命C含量相對較高。不過最好還是直接多吃水果,少飲果汁,況且一般水果的價格亦較果汁便宜。

想從水果中攝取較多維他命C,可選擇橙、檸檬、番石榴、奇異果、士多啤梨等;想吸收更多膳食纖維,可選奇異果、無花果、柿、番石榴,以及莓類水果如紅莓、黑莓等。順帶一提,進食蘋果最好連皮食用,以攝取當中的膳食纖維! 

資料來源:營養師薛曉晶消委會

延伸閱讀:83歲女醫自製1種長壽蔬果汁 護心/防癌/降三高 1類人忌飲用|附製作方法

 

 

---

相關文章:

長壽食物|醫生揭4類食物含長壽成分 必吃1種顏色水果 防癌/高血壓/骨質疏鬆

長壽秘訣|89歲婆婆從不生病不吃保健品 公開5大長壽習慣 一日三餐這樣吃!

長壽飲食|60年研究揭5大飲食延壽貼士 吃這罐頭竟降一半血脂 1類零食可多吃

想長壽養生必學日式步行法 研究揭每天做30分鐘 心血管年齡逆轉10歲|附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