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學童精神健康受關注 三層應急機制擴至高小 朱國強:有助及早介入支援
發佈時間:11:46 2025-09-18 HKT

近年學童的精神健康和自殺問題引起外界關注,為促進學童的身心健康,《施政報告》提出,將恆常化在中學實施三層應急機制,並擴展至在小四至小六試行。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擴大三層應急機制至涵蓋高小學生,有助及早介入支援。
議員贊成及早介入支援
政府於2023年12月起在全港中學推行三層應急機制,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公布延長「三層應急機制」至今年底。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9項加強市民精神健康的措施,其中包括恆常化在中學實施三層應急機制,並擴展至在小四至小六試行;透過津助福利服務機構專項基金提供培訓,加強駐校社工處理學童精神健康問題的能力等。
朱國強認為,有關措施能加強支援有需要學生,他指出,目前高小學生面對的壓力與精神健康問題,絕不遜於初中生,故機制涵蓋高小學生,有助及早介入支援,避免憾事發生。他又促請政府把專注輔導與情緒支援的輔導員列為學校編制,並加強前線教師的輔導技巧。
此外,據消息人士透露,本港今年首8個月共錄得23宗學生懷疑自殺個案,教育局將透過中小學《4Rs精神健康約章》加強推廣校園精神健康,鼓勵更多學校人員接受有關精神健康急救的培訓。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5︱8大非本地生人數上限升至50% 多間大學表示歡迎 非本地生料增至3.7萬
將研修訂《教育條例》 引入執業證書制度
《施政報告》亦提出,目前有高等院校已將基礎精神健康課程列為新生必修課程,將推動更多專上院校主動推廣大學校園精神健康等。自上學年起要求所有一年級面授本科生完成「精神健康急救」必修課程的香港都會大學向本報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逾2800名一年級學生,即超過97%人完成課程,讓他們具備提供初步精神健康支援的能力。
另外,《施政報告》附錄透露,將研究修訂《教育條例》,引入執業證書制度及定期更新要求,並適時更新《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冀完善教師註冊機制。教聯會相信有助提升整體教師團隊的質素;朱國強則指有關機制須清晰、務實及廣為教育界接受,避免打擊業界士氣。
本報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