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8大非本地生人數上限升至50% 多間大學表示歡迎 非本地生料增至3.7萬
發佈時間:11:27 2025-09-18 HKT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教育政策,包括自2026/27學年起,8間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將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至50%,政府亦將以試點形式放寬直資學校招收非本地學生。多間大學表示歡迎,直資學校議會亦指,部分學校初步已表示歡迎。此外,教育局會加強打擊違規提供文憑試課程或「借殼辦學」的「影子學校」,並於今年內制訂《私立學校實務守則》及設立「私校名冊」。
非本地生料增至3.7萬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由2026/27學年起,每間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加至50%;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會由100%增至120%。當局重申,本地生的1.5萬個資助學額並不會受到影響。
消息人士透露,若八大院校用盡50%限額,非本地學生人數料將增至約3.7萬人。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在2024/25第一年入學學士學位的非本地生比例已超過30%,雖然部分院校尚未達到原先40%的上限,但消息人士表示,為應對非本地生人數持續上升的趨勢,並促進大專院校的國際化與多元化,政府仍決定將上限提高至50%,認為50%為「適合數字」。而50%為上限而非指標,各院校可根據自身師資、配套等,朝50%目標「循序漸進」。
隨着非本地生人數增加,學生宿舍需求備受關注。政府於今年7月推出「城中學舍計劃」,《施政報告》宣布,由即日起,除了商廈改裝,在拆卸原有商廈後重建的全新學生宿舍亦能受惠於計劃的利便措施,包括保留過剩地積比,當局也會預留全新商業或其他土地作興建新宿舍,並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
城中學舍計劃2申請初步獲批
據悉截至9月中為止,當局已收到150個查詢,並收到9個申請,主要涉及整棟改裝辦公室,當中兩個申請已初步獲批。
另外,為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教育局會成立「留學香港專班」,與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創科局、專上院校等合作加強推廣香港高等教育,包括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傳計劃,推動專上院校推出更多高增值「遊學香港」活動,吸引非本地高中生來港參觀香港大專院校等。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5︱教聯會:教育措施務實有為 擴直資校錄取非本地生屬「好開始」
港大:顯著提升競爭力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雷添良對《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表示歡迎,表明將與八大緊密合作,全力推展各項相關措施。多間大學亦表示歡迎,香港大學相信將可顯著提升香港高等院校的國際競爭力,加強匯聚全球人才,中文大學亦稱將有助吸引更多優秀學生來港升學。
中小學方面,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學生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增加取錄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向本報表示,已就相關事宜向會員學校了解詳細意向,部分學校初步已表示歡迎,亦相信不少學校已有經驗照顧非華語學生和非本地生。
設舉報機制打擊「借殼辦學」
另外,教育局亦會加強打擊「借殼辦學」,包括設立「舉報機制」和突擊巡查小隊。消息人士透露,當局已巡查超過20間學校,暫未發現嚴重違規情況。當局又將於今年底制訂《私立學校實務守則》,以提升提供正規課程私立學校的辦學水平,並會設立「私校名冊」公布合規私校名單,預計於本學年內推出。
消息人士表示,為應對非本地生人數持續上升的趨勢,並促進大專院校的國際化與多元化,政府決定將上限提高至50%,認為是「合適的數字」。
本報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