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第三屆華文雙語比賽|激戰連場 初中組4強誕生
發佈時間:16:46 2025-05-09 HKT

由《星島日報》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贊助的「第三屆全港華文雙語菁英問答比賽」正式展開,經過首輪網上問答比賽後,初中組獲得最高分之16支隊伍晉級4月26日舉行的初賽,最終由聖言中學、聖保羅書院、屯門天主教中學、沙田蘇浙公學成功晉級四強,並將於今年7月總決賽爭奪冠軍寶座。
聖言中學 積極搶答
參賽同學須在限時內完成必答題(共10題)和搶答題(共30題)兩個部分。在第一場賽事中,4間學校在必答題環節表現一般,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題失誤較多。進入搶答環節,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在開段時表現積極,得分迅速超過300,但進入中後段,聖言中學急起直追,最終以400分勝出。
聖言中學隊員表示,他們首次參賽,搶答時感到緊張,即使有些題目因不確定答案而不敢作答,但後來發現有些題目是他們能力可及的,遂積極搶答。他們對諺語和成語題較有把握,但認為部首題和普通話拼音題較難。他們又指,通過比賽接觸到課堂上少見的語文知識,獲益良多。
參賽學校 | 隊長 | 隊員 | 隊員 |
聖言中學 | 梁健韜 | 陳挺俊 | 郭嘉誠 |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 張家僡 | 丁俊然 | 唐詩瑤 |
德雅中學 | 邱莉珊 | 吳玉晴 | 甄莉莉 |
天水圍官立中學 | 湯永澤 | 周靄荻 | 楊耀華 |
聖保羅書院 節節領先
在第二場賽事中,聖保羅書院表現出色,在必答題環節中答對7題,以270分領先;隨後在搶答環節繼續擴大優勢,總共搶答9題,答對7題,最終以370分順利出線。值得一提的是,本回合的搶答題設有與中華文化相關圖片題,大部分參賽同學都能成功答對。整體而言,通常難倒同學的題目主要是部首題和普通話拼音題,不是答錯便是無人作答,值得留意。
聖保羅書院隊員對成績感到滿意,特別是在搶答環節成功答對最後幾題而迅速追趕分數。他們認為成語和諺語題目較困難,但作為首次參加這類比賽的學生,從中學懂更多諺語和廣東話的用法,也加深了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參賽學校 | 隊長 | 隊員 | 隊員 |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 | 林嘉琪 | 邱凱棋 | 鄭凱譽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 | 方心悠 | 何敏嘉 | 李梓琪 |
聖保羅書院 | 李鎧傑 | 林燁楓 | 梁梓樂 |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中學 | 蔡若曦 | 叶柏成 | 陳羿溍 |
屯門天主教中學 撃敗強隊
此次賽事的焦點落在去屆冠軍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身上,但今屆他們遇上了屯門天主教中學這隊勁敵。在必答題環節,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答對6題,而屯門天主教中學則答對7題,雙方分數僅相差10分。進入搶答題環節,兩校同樣積極搶攻,均搶答了9題,答對8題。因此,最終由屯門天主教中學以10分優勢獲得出線權,亦成為本回合得分最高的校隊。
屯門天主教中學隊員感到非常激動和開心,原本參賽只為見識一下,沒想到有機會晉級。談到比賽策略,他們認為主要靠快速反應,但自覺運氣也在其中。對於未來爭勝的信心,他們坦言要加強中文學習,認為較有把握的題目是如看圖作答等與生活相關的題目。
參賽學校 | 隊長 | 隊員 | 隊員 |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 黃彩晴 | 高嘉宏 | 馮振銃 |
屯門天主教中學 | 胡漢林 | 趙凱彤 | 李品源 |
石籬天主教中學 | 梁穎琳 | 黃詠芝 | 李穎揚 |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 | 劉嘉偉 | 羅仁宏 | 黃頌恩 |
沙田蘇浙公學 戰況激烈
第四場賽事是競爭最為激烈,聖母書院與沙田蘇浙公學可謂難解難分。在必答題環節中,聖母書院稍微領先,然而,進入搶答題環節,兩校不斷搶攻,雙方分數從開始到結束一直相差不超過10至20分。直至限時結束,兩校均取得380分。根據賽制,兩校須鬥快搶答一條後補題,成功者將出線。此時,雙方同學表現緊張,屏息以待主持人讀出問題,然後聖母書院率先按鐘搶答與部首有關的題目,惜她們答錯而失分,最終由沙田蘇浙公學成功出線。
沙田蘇浙公學隊員表示非常興奮,事前沒有特別策略,只是積極搶答有把握的題目。他們又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較其他科目更具吸引力。「中文看似簡單,實則內涵深奧。賽前有特別留意一些古音和廣東話懶音等,覺得學習中文很有意思!」他們異口同聲說。
參賽學校 | 隊長 | 隊員 | 隊員 |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 許宇亮 | 許宇明 | 梁翊晞 |
聖母書院 | 梁心頤 | 許舜雅 | 岑遠瑩 |
沙田蘇浙公學 | 張晉浩 | 王尚初 | 梁鳳麟 |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 施照雪 | 陳有洛 | 張思瑤 |
整體表現不俗 宜養成閱讀文字的習慣
擔任本回合中文顧問的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歐亦修博士表示,本回合整體表現不錯,各校積極搶答,尤其在文化和文學相關問題上表現出色。不過,他發現部分參賽同學未能掌握部首、字源及書寫等題目。「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因在日常生活中,書寫機會較少,加上現今通訊軟件便利,基本上很少有人查字典。」他認為,如要增強這方面的能力應從閱讀入手,從而養成閱讀文字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