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醫護等較常面對「繼發性創傷壓力」
更新時間:03:00 2025-11-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04 HKT
                                              身心過勞以外,有學者指出,助人的專業人士較常面對「繼發性創傷壓力」,繼而引發「慈悲疲勞」,影響深遠。
  疫情為社會帶來衝擊,市民身心疲憊,加上留守長者及學童自殺問題湧現,社工面對人手和資源短缺疲於奔命。針對社工的職業過勞問題,非牟利慈善團體「自在社」推出支援計劃,並委託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展開「如何改善社工職業過勞」的學術研究調查。
  約250名受訪社工中,93%屬中等職業過勞,80%面對中等「繼發性創傷壓力」,更有68%有抑鬱症狀;及後港大擴大研究範圍,收集近1400名社工的數據,當中89%出現職業過勞。
  港大研究員陳冠妤博士解釋,社工、醫護及紀律部隊等助人的專業人士,較常面對「繼發性創傷壓力」,如社工助人期間會聽到令人心酸的故事,其情緒也有機會受到影響,「他們不是第一身接觸創傷事件,但會繼發性感受到壓力。」
  港大社會科學碩士(輔導)課程總監黃蔚澄教授指,對兩次研究中近90%的過勞比例感到驚訝,並指部分社工出現抑鬱徵兆及自殺念頭,已響起警號。他續指,當過勞加上繼發性創傷壓力,便會進一步引發「慈悲疲勞」,如助人者對他人失去慈悲心和同理心,影響工作表現。
  陳冠妤慶幸研究只有6%受訪者認為「慈悲滿足感」低,即大多數人仍能透過助人、見證受助者情況好轉而感到滿足。兩人期望,社會加以注視慈悲疲勞帶來的影響。
最Hit
                                長者日2025|150+優惠預告! 記者精選30大著數 連鎖超市/酒樓/快餐低至75折起(持續更新)
                                                
                                                2025-11-03 15:21 HKT
                                            連鎖酒樓推多重優惠吸客!長者免茶錢/點心半價/蒸飯$13.8起 網民激讚:抵飲抵食
                                                
                                                2025-11-02 09: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