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癌友籌款 退休社工跑出生命意義

更新時間:03:00 2025-07-2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8 HKT

如果說人生是一次追夢旅程,退休社工譚志強一直努力實踐。10年前,他獨力發起3次為癌病患者籌款的慈善跑活動,當中以61歲之齡,跨年完成40日、930公里的環台跑,成了人生一次重要修煉。夢圓了,但故事未完,往後他到大、中、小學及社福機構,進行100多場分享會,致力推廣長者跑步;近年更參與戲劇演出,拓展第二人生。3500多日過去,他正籌備今年底再辦環台慈善跑,再為癌病患者籌款,亦實現自己另一個夢。戲劇人生終有日閉幕,譚志強相信,盡全力,不勉強,便能活出生命意義。  

談到12月初即將舉辦的「小小環台慈善跑2.0」,譚志強興致勃勃。今次活動中,他仍是主力跑手,但會邀請港台兩地的癌症康復者同行參與,預計20多人參加,惟因應各人體能不同,估計部分參加者跑一段後需要休息,需小心籌劃。10年前的環台跑,由2015年底至翌年1月,他指歲月不饒人,自感體力下降,已無法應付持續40日的地獄行程,便將活動減至14日,但仍維持環台概念,跑程不少於20公里,全程約跑300多公里。
亦曾籌辦「環港跑」「環港澳跑」
  譚稱,再辦環台慈善跑的念頭於去年底萌生,隨即到台灣向當年提供協助的當地癌病組織成員「取經」。對方告知曾有癌病康復者,舉辦騎單車環台的慈善活動,租用旅遊巴每日同行,讓體力不繼的參加者登車休息,並為眾多參加者預先租用民宿,或向廟宇借宿。該次行程讓他知悉舉辦「環台慈善跑2.0」屬可行,回港後告知妻女,着手籌辦。他指,市民可直接向香港癌症基金會捐款,他及參加者則自付機票、食宿費,分文不取。
  外表文弱的譚志強,處事沉着,內心強大,當定立目標,便按部就班,迎難而上,努力完成。由早年逐步完成社工專業課程,最終取得碩士資格,到2009年54歲時立志跑馬拉松,原本有跑步習慣的他毅然加入長跑會,接受嚴格訓練。翌年,他順利完成人生首個「全馬」賽事,往後5年再完成5次「全馬」賽事,最後一次參賽,更取得個人最佳的4小時32分41秒成績。
  2014年11月,年滿60歲的譚志強離開任職逾37年的社會福利署,歷年從事青少年工作、家庭服務、預防家暴及醫院社工。他在木屋區及徒置區長大,是3兄弟中的大哥,自言資質不高,初中要半工讀,中學會考成績欠佳,其後受聘於青年中心推展青少年工作。曾當醫院社工的他,對癌症病友經歷電療或化療後體質虛弱、身心俱疲的苦況感受至深,便聯絡社區中心提供健身活動,他則負責正向心理的講座,作出身心援助。
跑友自發陪伴走過「死亡路段」
  退休預告步向老年,他亦嘗試圓遂心願。他稱,希望透過跑步做善事,並同時向長者推廣跑步,鍛煉身心,而跑步正是自己強項,便啟發環台跑的初心。他自言一介平民,「環台慈善跑只是個人的小小願望和夢想,力量很小,不敢奢望籌得很多善款。」故謙卑地命名為「小小環台慈善跑」,其後的「環港跑」及「環港澳跑」,亦加上「小小」2字。
  重提持續40日,跑畢930公里的環台跑,譚幾度哽咽紅了眼。他指,最令他感動的是有當地癌病康復者、跑友及其他素未謀面的民眾,自發陪他走過有「死亡路段」之稱的「蘇花公路」,或於低溫下同行打氣,讓他感受人間溫暖,能夠維持熱血,完成地獄行程。他憶述,期間曾患重感冒,發高燒,服藥後冒着寒風冷雨獨行出發,「過程中如同進入禪修境界,如同人生修煉,讓我反思及認清未來路向。」他指,當時靠意志支持,最終竟跑了33.3公里的最長路程。
  回港後,他以為慈善跑的夢圓了,可以運用退休前修習的「樂為耆師」長者導師課程知識,推廣長者「幸福跑」,但其後媒體、社福機構及學校相繼邀約分享環台跑經歷,令他分身不暇,亦從此告別馬拉松賽事。往後2年,他再發起「環港跑」及「環港澳跑」,繼續為癌病患者籌款,並將環台跑等經歷撰述成書。他特別感謝妻子及2名女兒,支持他追逐一個又一個的夢,每次重看「環台跑」時家人為他準備的愛心日記,當中的種種鼓勵說話,讓他莫名感動。
參與戲劇演出拓展第二人生
  數年前,他接受話劇訓練,並順利通過試鏡,多次參與公開演出,包括將環台跑的經歷編成簡短獨腳戲,先後在本港及新加坡演出。他指,透過演話劇,重新學習表達自己,認識自己。
  人生的上半生,勤懇謙恭的譚志強在工作中度過,亦獲得溫暖的家,跟妻女感情親厚。他笑言,沒料到小小的環台跑構想,成就了退休後的黃金十年,實現了人生的願望。10年來,他獲邀參加港澳兩地大學、中學、小學及社福機構的120多場分享會,講述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的經歷,又當上長者跑步班的導師,傳授幸福跑心訣。
  距離「小小環台慈善跑2.0」還有3個月,他指待完成現有工作便開始訓練,提升耐力和體能,即使今次行程較短,亦不能鬆懈。
  人生際遇各有不同,有人是因上天關了一扇門,卻從另一道門走出新路。譚志強則認為路在、人在,若能做足準備,行正道、懷正念,總有機會克服困難,找到出路。這位「不老跑手」常常自勉,「盡全力,不勉強,努力活出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