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首季7宗醫療風險警示 甲狀腺切錯邊紗布遺直腸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6 HKT

醫管局昨日出版最新一期《風險通報》季刊,臚列公立醫院今年首季呈報的7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其中一名患者的甲狀腺遭切錯邊,最終需切除整個甲狀腺。有專科醫生指,涉事患者需終身服用補充劑以維持新陳代謝。另一宗個案為紗布遺留在患者的直腸內。
患者需終身服補充劑維持代謝
該7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分別涉及4宗手術/介入程序後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個案、一宗錯誤部位施行程序個案、一宗住院病人自殺個案及一宗其他類別個案。
其中一宗錯誤部位施行程序個案,為一名確診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於進行甲狀腺超聲波檢查及幼針穿刺甲狀腺活組織檢查後,發現左側甲狀腺有可疑病變,獲安排切除左側甲狀腺,手術室管理系統卻錯誤預約為「切除右側甲狀腺」。患者進行術前評估時簽署的電子同意書,與手術當日的手術安全核對表格,均繼續錯誤將手術部位標註為「右側甲狀腺」,手術按程序進行。
主診醫生其後審閱術前影像及細針穿刺報告時發現切錯右側甲狀腺。醫護通知患者家屬,經討論並取得同意後,安排患者在同一手術切除左側甲狀腺。《風險通報》建議,醫院確認手術清單及簽署同意書前,實施手術側二次確認機制;亦可在門診紀錄中,清晰記錄診斷側與預定手術側。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表示,甲狀腺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幫助人體維持體溫、心跳等,若甲狀腺機能低下,會出現心跳慢、水腫、體重增加等徵狀。她指,患者在事件中失去整個甲狀腺,出院後需終身服用補充劑維持新陳代謝,「若服用正確分量,基本上對身體無大影響,可維持正常功能,最大問題是較麻煩,要定期食藥」。
重要風險類別呈報19宗藥物事件
《風險通報》亦臚列一宗紗布遺留在患者直腸的個案,一名低血壓患者入住內科病房,排出橙色至紅色大便,實習醫生進行直腸指檢及直腸鏡檢查後,將一塊浸有腎上腺素的紗布插入直腸止血,並指示於預定時間後取出。因患者直腸出血持續,一名護士決定延長紗布留置時間,並用透明敷料將縫線尖端固定於肛門外。
不過交更期間,有護士仍誤以為紗布已移除,並記錄錯誤資訊。隨後因患者持續出血,另一護士再為患者插入浸有腎上腺素的紗布,止血後僅取出一塊紗布。患者出院數日後,因呼吸急促再度入院,該塊因縫線固定而遺留在體內的紗布才被發現。《風險通報》建議,醫院可透過使用電子系統,加強員工溝通及對紗布的認識,定期檢查紗布完整性,並確保正確記錄。
另外,根據重要風險事件類別呈報的個案有19宗藥物事件。醫管局發言人表示,已深入檢討及分析事件根源,從中吸取有關病人安全的寶貴經驗,透過此刊物讓醫護人員分享個案和相關改善建議,防止日後再發生同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