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主黨袁海文遭NuMe入稟控誹謗

更新時間:03:00 2025-07-2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5 HKT

  香港醫學美容中心「NuMe名人美學概念」於疫情期間,指自己是「診所」而非「美容院」,故在政府下令關閉美容院時照常營業。NuMe入稟控告前民主黨深水埗區議員、香港美容監察召集人袁海文發表惡意不實言論,構成誹謗,要求袁就事件公開道歉及賠償等。案件昨於高等法院開審,NuMe指袁海文5年前召開記者會誣指NuMe冒充診所,罔顧防疫政策,詐取政府「防疫抗疫基金」,損其聲譽及誤導市民,令NuMe在2020/21年度求診率大跌9成,收入損失高達8436萬港元。旗下女西醫王翊馨供稱,NuMe在疫情期間沒有提供美容服務,只提供醫療服務。

本案原告為名人醫學美學有限公司(下稱NuMe),由資深大律師清洪及劉恩沛代表;被告為前民主黨深水埗荔枝角中區議員、香港美容監察召集人袁海文;由大律師吳宗鑾及袁銘澤代表。
袁開記招指身為美容院冒診所
  NuMe一方開案陳詞提及,袁海文2020年召開記者會,指控NuMe「食公營醫護的人血饅頭」,身為美容院卻冒充為診所,在疫情期間繼續營業,並詐取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補貼,「一邊收資助,另一邊就可以偷偷地做生意」,行為不負責任又對公共衛生構成威脅。袁稱:「(NuMe)不斷話自己係診所唔係美容處所,其實係會好誤導市民。」若屬實可構成刑事罪行,最高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
  NuMe指控袁海文的記者會言論不但失實,更具有誹謗性,損害其商業聲譽並導致經濟損失,令NuMe在2020/21財政年度收入下降25%至30%,即約8436萬港元,客人求診及詢問率大降9成,公司團隊亦需花費大量額外時間及心力去安撫病人並澄清錯誤訊息。NuMe力陳公司從沒有獲得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補貼,而且在疫情期間只提供醫療服務,沒有提供美容服務,尖沙咀及銅鑼灣分店亦符合法例中的「診所」定義。
  NuMe旗下女西醫王翊馨作供,質疑袁海文成立「香港美容監察」疑與中小型美容院結盟,但王不確定袁是否對中小型美容院有直接影響力。王供稱NuMe銅鑼灣及尖沙咀分店雖先後兩度就「美容院、按摩院及派對房間資助計劃2022」申請防疫抗疫基金,但「後來(政府認定)我們是診所,不符合申請資格」,最後兩次申請均被拒。
申政府美容院防疫資助未獲批
  袁一方反駁NuMe若是「診所」,為何申請美容院資助,王解釋當時條例不明,公司疫下營運困難,嘗試申請旨在補貼防疫物資。袁另指NuMe提供的醫美針劑主要以美容用途作宣傳,王表示肉毒桿菌除美容用途外,亦可治療磨牙症與斜視,溶脂針則有助改善睡眠窒息症等。王承認NuMe起初沒有發公告明確指出疫情期間針劑僅限醫療用途,在袁海文召開記者會後,NuMe便發公告強調他們在疫情期間沒有提供美容服務,以正視聽。案件編號:HCA 19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