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應用基因編輯 改善動物缺陷增產肉量
更新時間:03:00 2023-12-1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3-12-1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3-12-14 HKT

除了農作物,外國也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動物上。
日本京都大學的初創公司以基因編輯技術,抑制魚類本身的「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基因,培育出可食用部位增加20%的赤鱲(學名為真鯛),另剪去河豚調節食欲的「瘦素受體基因」(Leptin receptors),令其生長速度比傳統養殖的快近2倍。兩款魚均已在市面發售,該公司也在不同縣市舉辦試食會,並與知名餐廳合作推聯名套餐,盼提升市民的接受程度。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去年亦批准經基因編輯的「短毛牛」上市,預計最快明年進入市場。該品種牛隻的催乳素受體(Prolactin Receptor)基因被引入提前停止密碼子(Premature stop codon),令該基因產生的蛋白質被截斷,因而產生短而光滑的毛髮,提升牛隻在炎熱天氣的生存能力,亦有機會提升其體重,提高產肉量。
最Hit
羅家英四度患癌首爆性慾全失逾4年因切走一部位 花光積蓄治病「汪明荃冇幫過手」:佢冇講過要幫
2025-08-01 19:48 HKT
元朗港男八達通慘被盜用 賊人靠一神操作「自動增值」逾百元 再到便利店狂嘟$281|Juicy叮
2025-08-01 11:34 HKT
出租車司機六合彩「借運」大法 每轉車請客人幫忙做一事後中咗幾次獎 網民:有同事都係咁做中三獎|Juicy叮
2025-08-01 15: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