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神級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
更新時間:03:44 2019-05-1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05-1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05-18 HKT

(星島日報報道)蜚聲國際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I.M. Pei) ,周四在美國紐約曼克頓逝世,享年一百零二歲。貝聿銘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大師」,善於運用幾何圖形與光線的自然結合,留下「讓光線來作設計」的名言。他的鬼才作品遍布全球,眾多作品成為世界很多都市的地標,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巴黎羅浮宮外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也名聞遐邇。
貝聿銘三子貝禮中向《紐約時報》證實,父親於當地時間周四凌晨在曼克頓家中與世長辭。貝聿銘近年深居簡出,三周前才過一百零二歲生日,當時未傳出身體不適。二○一五年,他在曼克頓住所內曾遭一名家庭護理員襲擊,被送院治療。
特首林鄭月娥對貝聿銘辭世表示深切哀悼,稱他年少時曾在香港生活一段時間,其作品廣為港人熟悉,包括膾炙人口的中環中銀大廈和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其中前者更已成為香港地標,香港人都引以為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貝聿銘是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鑑,做出了重要貢獻。巴黎羅浮宮全體館員周五下午齊集館外的玻璃金字塔悼念貝聿銘,館長馬丁內斯對貝聿銘逝世表示十分悲傷。
這名神級建築大師出身蘇州望族,一九一七年在廣州出生,翌年舉家遷往香港,他童年曾在香港和上海讀書及生活,小時候通常會在暑假回去蘇州知名園林「獅子林」祖宅居住。穿梭在亭台、回廊、奇石和竹林之間,賦予他對建築最初的審美和靈感。隨家人搬到上海居住後,貝聿銘見證了上海國際酒店的拔地而起,曾告訴媒體:「我被它(上海國際酒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想做建築師。」十八歲時,貝聿銘前往美國留學。他沒有依照父親期望的那樣學習金融,先後取得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先是在一家地產開發公司擔任建築總監,一九五四年成為美國公民,翌年成立自己的建築公司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I.M.Pei and Associates)。
貝聿銘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是二十世紀其中一位著名且多產的建築師,留給世人一幢幢無與倫比的精美建築。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擅長將建築物融入自然環境,重視因地制宜、建出個性。其作品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並善於運用幾何圖形與光線的自然結合。他曾說,光線是建築設計最核心的元素,技術和材料都是其次的,留下「讓光線來作設計」的名言。
一九八九年落成的巴黎羅浮宮外的玻璃金字塔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他的其他名作包括七十二層高的香港中銀大廈、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美秀美術館、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新館等。澳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澳門科學館也是他親自設計。 二○○八年,貝聿銘最後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在中東卡塔爾多哈揭幕。
貝聿銘一生獲獎無數,一九八三年獲頒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其後拿出十萬美元建立一個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獎學金,鼓勵他們學成後回國效勞。
貝聿銘三子貝禮中向《紐約時報》證實,父親於當地時間周四凌晨在曼克頓家中與世長辭。貝聿銘近年深居簡出,三周前才過一百零二歲生日,當時未傳出身體不適。二○一五年,他在曼克頓住所內曾遭一名家庭護理員襲擊,被送院治療。
特首林鄭月娥對貝聿銘辭世表示深切哀悼,稱他年少時曾在香港生活一段時間,其作品廣為港人熟悉,包括膾炙人口的中環中銀大廈和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其中前者更已成為香港地標,香港人都引以為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貝聿銘是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鑑,做出了重要貢獻。巴黎羅浮宮全體館員周五下午齊集館外的玻璃金字塔悼念貝聿銘,館長馬丁內斯對貝聿銘逝世表示十分悲傷。
這名神級建築大師出身蘇州望族,一九一七年在廣州出生,翌年舉家遷往香港,他童年曾在香港和上海讀書及生活,小時候通常會在暑假回去蘇州知名園林「獅子林」祖宅居住。穿梭在亭台、回廊、奇石和竹林之間,賦予他對建築最初的審美和靈感。隨家人搬到上海居住後,貝聿銘見證了上海國際酒店的拔地而起,曾告訴媒體:「我被它(上海國際酒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想做建築師。」十八歲時,貝聿銘前往美國留學。他沒有依照父親期望的那樣學習金融,先後取得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先是在一家地產開發公司擔任建築總監,一九五四年成為美國公民,翌年成立自己的建築公司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I.M.Pei and Associates)。
貝聿銘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是二十世紀其中一位著名且多產的建築師,留給世人一幢幢無與倫比的精美建築。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擅長將建築物融入自然環境,重視因地制宜、建出個性。其作品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並善於運用幾何圖形與光線的自然結合。他曾說,光線是建築設計最核心的元素,技術和材料都是其次的,留下「讓光線來作設計」的名言。
一九八九年落成的巴黎羅浮宮外的玻璃金字塔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他的其他名作包括七十二層高的香港中銀大廈、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美秀美術館、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新館等。澳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澳門科學館也是他親自設計。 二○○八年,貝聿銘最後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在中東卡塔爾多哈揭幕。
貝聿銘一生獲獎無數,一九八三年獲頒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其後拿出十萬美元建立一個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獎學金,鼓勵他們學成後回國效勞。
最Hit
羅家英四度患癌首爆性慾全失逾4年因切走一部位 花光積蓄治病「汪明荃冇幫過手」:佢冇講過要幫
2025-08-01 19:48 HKT
元朗港男八達通慘被盜用 賊人靠一神操作「自動增值」逾百元 再到便利店狂嘟$281|Juicy叮
2025-08-01 11:34 HKT
出租車司機六合彩「借運」大法 每轉車請客人幫忙做一事後中咗幾次獎 網民:有同事都係咁做中三獎|Juicy叮
2025-08-01 15: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