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傳在港違規發債

更新時間:03:00 2025-11-2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25 HKT

  彭博引述投資者和銀行家稱,內地數十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今年第二季在港發行了33億美元債券,但連同部分透過「枱底」方式提供的收益,可能相當於官方公布利率的2倍或以上。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提高「枱面」息率,而令未來借貸成本更高。雖然上述手法在內地已被監管機構嚴厲打擊,如今卻蔓延香港,反映內地去年推出的10萬億元人民幣化債計劃可能還是不夠。
  報道又舉例說明如何將8%票面利率的債券變成16%總回報。首先,銀行代表投資者向LGFV認購債券,並支付面額100元的全額款項,發行人則獲得所售債券的全部金額;然後銀行以93元的價格向投資者出售年利率為8%的債券,由於購入價存在折扣,收益率連本帶利會由原來的8%增至16%;最後,債券發行人以諮詢費的名義向銀行支付7元,但這筆錢可能在數月後才支付。
實際息率較票面多1倍
  報道又指出,銀行除了獲得額外佣金,同時也將獲得高於一般水平的承銷費。
  值得留意的是,當存在「隱藏收益」的債券開始交易時,往往出現扭曲的價格,因為部分買家已獲得額外收益,不會留待收息,而是在債券上市數天或數周內在市場上拋售,令收益率推高至接近「枱底」的利率。
  同時,這種「隱藏收益」違反了香港證監會對債券定價及銷售獎勵行為的規定。報道引述證監會回應時則稱,將對行為不符合預期標準的持牌機構採取監管行動,以維護香港資本市場的品質和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