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禁狗令鬆綁 寵物產業迎商機

更新時間:03:00 2025-11-1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11 HKT

  本港近年生育率雖有回升但仍然低企,不少市民唔養「人仔」轉養狗仔或貓仔,平均每10個家庭便有一個「家有寵物」。為迎合社會需求,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將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結束實施長達30年的餐廳「禁狗令」,為餐飲業增添新客群。加上寵物食品市場急速增長,預計於2028年銷售額將突破10億美元。面對這股「牠經濟」熱潮,業界呼籲政府完善發牌制度、強化衛生管理並推廣動物登記,打造真正「人寵共融」經濟新生態,為香港經濟發展開啟新增長引擎。
畢馬威中國早前發布首份寵物行業的深度調查報告,指中國寵物相關業務市場規模以25.4%的年複合增長率躍升至2023年的5928億元人民幣,預計到今年更倍增至8114億元人民幣。至於在香港市場潛力同樣巨大,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全港共有逾24萬戶家庭飼養貓狗,佔總住戶比例9.4%。有數據指,香港寵物總數料於2028年將超過120萬隻,本港寵物食品銷售額於2028年有望突破10億美元。
  港人花費在寵物身上毫不吝嗇,有寵物主人稱,每月為愛犬購買零食及玩具開支超過1000元,更指早前愛犬做韌帶手術便高達3萬元,雖然一擲千金,但坦言「使錢都使得好開心」。
新政刺激用品銷量急增
  政府結束實施30年的餐廳「禁狗令」,不少業界舉腳歡迎,現時全港有近200間寵物友善餐廳,主要為咖啡店及設有戶外座位的餐飲場所,反映寵物經濟正在形成規模化發展。寵物生活平台毛孩街創辦人Tim表示,自《施政報告》宣布後,毛孩街平台有關寵物友善餐廳的查詢量驟升40%,狗外出必備的零食、水碗等攜帶式用品銷量亦上漲30%,反映出消費者對寵物外出配套的強烈需求。他預料,隨着寵物友善餐廳政策落地,未來一年香港寵物經濟整體增長將達30%至40%,保險、用品等相關產業有望迎來新機遇。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動物福利(營運)副總監連俊雄亦認為,政策鬆綁將刺激相關消費市場,預計餐飲、零售、服務等行業將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能,在此消費及需求帶動下,料約半數餐廳將申請該牌照。
  愛狗人士對取消餐廳禁令,當然感到雀躍,但仍有不少市民未必贊同。在2021至2024年間,食環署平均每年處理的犬隻進入餐廳投訴超過320宗,顯示部分市民對寵物進入食肆仍感抗拒。在港有多間分店的老馮茶居亦因寵物入內等原因遭到食環署扣分,該餐廳負責人表示,雖然現時因牌照問題未能讓寵物進店,但對新政亦十分歡迎,惟食客對寵物入店內反應兩極化,店方坦言「好難做出平衡處理」。
宜區分人寵活動範圍
  對於公眾對公共衛生關注,連俊雄強調政府應制訂全面的營運框架。他建議,餐廳須嚴格區分人與寵物的活動範圍,禁止寵物進入廚房及備餐區,並設立獨立的清潔系統處理寵物餐具,同時配備專用清潔工具以應對突發狀況。至於大型犬隻管理,他認為商場應調整現行「寵物不落地」的規定,改以務實的衛生管理方案替代,為大型犬提供合理的活動空間。
  有餐飲業者擔心申請「寵物友善」認證門檻過高,或須投入高昂改裝成本,連俊雄指出,若能配合基礎規範,並結合創新服務,如推出專屬寵物餐單、提供寵物禮儀培訓等,不僅可透過差異化策略提高客單價,更有機會將額外衛生管理成本,轉化為新業務來源。他強調,此舉能推動「管理升級、服務創新、收益增長」的良性循環,為本港餐飲業開拓新的獲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