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amove夥生產力局提升道路安全

更新時間:03:00 2025-10-06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6 HKT

  在本港道路安全日益受關注及特首《施政報告》強調AI產業化的雙重背景下,即時送貨平台Lalamove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先進能源及智慧交通中心(APAS)合作,推出一套「人工智能駕駛行為預測系統」,旨在通過AI提升道路安全。該系統更將開放予其他商用車隊及公共交通營運商使用,首年僅象徵性收費1元,展現其推動行業安全的決心。該系統已於前期試驗中取得顯著成果,預計2026年正式在香港推出,並計劃逐步推廣至Lalamove的14個國際市場。
  Lalamove企業事務總監李志鵬指出,物流業長期面臨道路安全挑戰,尤其職業司機在駕駛時使用手機等行為,容易導致分心,增加事故風險。傳統安全管理多依賴事後處理,缺乏針對性和及時性。為此,Lalamove自2022年開始構思,2023年正式啟動研發。他說:「沒想到2025年落地時,正好趕上特首《施政報告》強調AI產業化。這說明我們具有前瞻性,將AI應用於貼近市民生活的場景。」李志鵬強調,政府的政策支持為技術推廣提供重要支點。
將開放予車隊及交通營運商
  該項目獲得香港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ITF)部分資助,Lalamove投入主要研發資源。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表示,系統核心技術在於利用手機內置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加速器、磁力計、陀螺儀等傳感器,結合AI模型分析駕駛行為。都永海解釋,系統能識別6種不理想駕駛行為,包括急加速、頻繁切線、駕駛時使用手機等,並通過雲端系統生成駕駛評分。
  在測試階段,Lalamove邀請250名司機參與,涵蓋電單車、客貨車及中型貨車3類車型,結果顯示系統模型已達商用標準。都永海續稱,生產力促進局此前已累積多個駕駛行為AI分析研究項目,為本次合作奠定技術基礎。該系統目前已獲專利認證,並在2024年獲得相關獎項。
  李志鵬強調,系統專利權雖歸Lalamove所有,但該公司願意向有志於提升道路安全的商用車隊、公共交通營運商開放。「若企業擔心AI系統成本高昂,可隨時聯繫我們商討合作,首年象徵性收費1元。」他透露,未來收費將基於合作方實際使用體驗與社會效益共同制訂,最終推動全行業安全水平提升。現階段已計劃主動接觸運輸署、運輸及物流局等政府部門,以及巴士、的士、小巴等行業夥伴。
數據匿名處理保障私穩
  針對數據應用,李志鵬表示反對懲罰性機制:「系統僅提供駕駛行為數據與評分,幫助司機自我檢視。」他舉例,APAS員工測試時發現自身評分低於平均,從而主動反省不安全習慣。
  都永海強調,系統設計以安全提醒為核心,透過分析數據和駕駛行為,提示司機注意安全。「系統的目的是提高安全性,而不是控制司機。」
  數據私隱方面,李志鵬指出系統設計符合國際標準,數據會經過匿名化處理,後台無法識別具體個人。都永海補充,方案設計時就避免使用攝像頭,從源頭減少私隱問題。對於數據用途,李志鵬說:「我們的數據只是用來識別6種不安全駕駛行為,但這些行為本身並不違法。目的是提升道路安全,而不是作為懲罰或法律證據。」
  儘管系統已達商用標準,李志鵬坦言仍有改善空間,例如手機擺放位置可能影響檢測結果。並說:「我們已通過相關性分析對數據進行修正,確保不同擺放位置都能測量到相似數據。」他歡迎司機提出異議,並說:「這不是懲罰性措施,司機的反饋能幫助我們改善系統,同時體現他們對駕駛安全的重視。」都永海從技術角度補充稱,用戶反饋有助改善數據模型和行為模式,確保技術方案實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