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債開鑼業界:3.85厘吸引

更新時間:03:00 2025-09-1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15 HKT

  新一批銀色債券今天起開放申請,保底息3.85厘,較坊間長期定存息率為高,為老友記提供低風險回報。市場人士分析,今批銀債正值減息周期即將重啟,有一定吸引力,尤其對於「有多餘錢唔知擺去邊」的年長投資者。不過,股市暢旺或搶走部分資金,倘若認購人數略為減少,有機會令中籤手數超越去年24手的新高。專家建議想盡抽的長者,可認購25至30手。
  銀債於今天早上9時開放申請,至9月29日下午2時截止,並將於10月10日發行。債券年期3年,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鈎,並保證最少3.85厘,每手1萬元。總發行額最多550億元,與過去兩年相同。認購資格方面,銀債接受2026年前或之前滿60歲人士參與,即1966年或之前出生,意味今年59歲的港人亦可申請。銀債不設二手市場,但長者可在到期前向政府贖回,取回本金及持有期間累計利息。
  銀債保底息3.85厘,較去年4厘為底,但仍明顯比市面定期存款息率高,目前有3家數字銀行提供一年期存息為2.6厘,已是無特別條件之下全城最高。如參考去年反應,有30.04萬人認購,總認購金額699.8億元,最多獲派24手,創下新高;如今年反應相同,按3.85厘計,24手長者每年可收9240元利息。
  早前中銀香港個人金融產品部總經理周國昌指出,銀債有足夠捧場客,今次定價吸引,很大機會再錄超額認購,估計認購逾30萬人認購、逾700億元認購金額,建議長者可認購30手。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未來息口較大機會維持向下,今批銀債3.85厘有一定吸引力,適合保守型長者繼續認購,參考過去結果,建譏如投資者不想浪費銀彈,可考慮抽25手;而2022年批次的銀債剛好於今天到期,亦不妨將資金轉到最新批次。
  對於認購反應,伍禮賢認為銀債已深入民心,近3年的30萬人左右變成「基本盤」,但今年市場環境最大不同是股市轉旺,老友記或會減少配置在固定收益資產,認購人數可能較去年略為下降;相對地中籤手數隨時再創新高,估計最多可派發24至25手。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認為,今批銀債回報好過貨幣基金,亦可抗通脹,吸引力不錯,「對於60歲以上風險承受能力低、有多餘錢唔知擺去邊,銀債係好好工具」,建議長者考慮未來3年流動性需求後,再決定認購手數。他又相信,即使股市熾熱,對低風險投資者影響不會太大,反而長期國債、企業債等漸漸獲投資者認識,有機會搶走部分銀債資金,倘若今年認購人數錄單位數跌幅,亦不足為奇。
銀行券商推多項優惠
  各大銀行及券商接受銀債申請,亦如常推出多項收費豁免優惠,以滙豐銀行為例,推出6免優惠,包括認購手續費、存入費、託管費、代收利息費、提早贖回及到期贖回費,其他銀行亦大同小異。至於券商往往較多豁免,包括耀才達12免,當中涉及免收孖展認購按金、孖展利息、交易平台費等。
  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將於香港時間本周四凌晨公布議息結果。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北亞區金融巿場及戰略客戶主管曾繼志對美息的預測,有別市場普遍料年內降息2至3次各0.25厘,他估計聯儲局本周四將一次過減息0.5厘,至明年再分3至4次減息,每次減0.25厘,合共減0.75厘至1厘,兩年累減1.25厘至1.5厘。他預期本港的最優惠利率(P)及港元拆息將跟隨美息方向,其中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今年底前有望降至2.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