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投資隨時萬劫不復
發佈時間:03:00 2025-08-31 HKT

早前有單倫常慘劇,詳情筆者就不多談。但傳媒報道,有人「投資失利」所以欠債200萬元,叫人惋惜。說筆者事後孔明也好,此悲劇原本可以避免。固然已發生的已不可改變,但奉勸各位讀者,記住第一誡:不要借錢投資。
近期港股重上25000點,由去年低位升了10000點。美股雖然有波動,但仍在歷史高位徘徊。比特幣和和各式加密貨幣,也接近歷史高位。所以,到底事主是「投資」了甚麼?
甚麼叫「投資」,人言人殊。筆者的定義,大家可以不同意。但就筆者理解:若果會搞到欠債的,就應該根本不是「投資」。
多數人高估承受風險能力
電視節目或網上評論,偶爾提到「一隻股票只能下跌100%」,有些人認為是廢話,但其實意味深遠。的確,一隻股票只能跌100%。再垃圾的公司,也只可以跌100%。供股呢?你大可以不供。同樣地,即使是加密幣,你也只能輸100%。斷無可能搞到欠債。
所以,投資搞到欠債,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用槓桿,例如只有10萬元本金,卻買50萬元股票,當股票跌30%,你就已經成為「負資產」。又或者,有些衍生工具,本質就是對賭,最後你可以輸超過100%。而兩種情況,其實最後都是借錢投資。
為何不要借錢投資?很簡單,因為風險太大。固然若賺錢的話,動用槓桿會將回報也倍大。不過筆者所見,絕大多數人,都高估了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而現實是絕大多數情況,未賺到「上岸」,已經在某個位承受不住。
另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財不入急門」。「救命錢」拎去炒一轉,十居其九悲劇收場。有時網友提到的個案,年尾女兒要交學費,或者下年打算結婚,有筆資金,想短炒一轉,筆者都說千萬不可。股市長期可以看好,但短期走向,真的無人知道(對,一兩年當然是短期!)。
切記「財不入急門」
若是閒錢,沒有槓桿,則可以安然度過,往往等到市況回升,由輸變賺,笑到最後。但如果是救命錢呢?美國關稅「解放日」,恒指一日跌了3000點,跌幅13%,基本上你必然要忍痛「打靶」止蝕。然後股市反彈,卻沒你的份兒。
若要用了槓桿,後果則更嚴重,即使你自己有「信心」覺得大市會回升。對不起,你的券商或債主並不這樣想。你會被強制平倉。更何況不用去到跌至負數。只要持倉價值大跌,去到接近輸光,人已經必然情緒波動。而情緒波動下,最易做錯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