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率續攀恒生中期少賺3成
發佈時間:03:00 2025-07-31 HKT

本港地產財務問題蔓延,恒生銀行(011)中期業績顯示,不良貸款比率攀升至6.69%,上半年撥備亦按年大增2.2倍,至48.61億元,拖累純利僅錄68.8億元,按年大跌30.5%;第2次中期息派1.3元,按年增加8%,並在未來半年展開30億元回購。恒生股價於績後急插,收報113.8元,跌7.4%。恒生行政總裁施穎茵預計,期內問題涉及幾間本港大型商業地產商資金流壓力,該行將與客戶制訂最佳解決方案,強調「銀行只會在用盡所有可行方案後,才會催收貸款(Call Loan)。」
施穎茵表示,上半年有幾間大型商業房地產商,被下調至不良貸款狀態,令不良貸款率從去年底的6.12%,進一步升至6.69%,該行亦藉此加大撥備。她稱,恒生會持續與客戶溝通,制訂最佳解決方案,包括財務重組、增加抵押品或出售相關資產等。
對港長遠前景保持樂觀
對於個別銀行業務狀況,金管局表示,不評論個別機構事宜,但金管局一直要求銀行審慎管理信貸風險。整體而言,香港銀行體系維持穩健,信貸風險可控,撥備充足。香港銀行也有充裕資本應對市場波動。業績報告顯示,期內48.61億元的撥備中,有超過一半的25.4億元來自香港商業房地產,目前恒生總減值貸款為550億元。
施穎茵預期,不明朗因素仍持續,如果經濟環境未有改善,下半年不良貸款比率及撥備有機會繼續增加,但對香港長遠增長前景保持樂觀。她又強調,撥備屬未雨綢繆的周期性措施,香港房地產佔整體貸款約15%,比重已略為降低,而其中63%屬於有抵押貸款,其餘貸款則來自大型企業,這部分95%屬於投資級別。她指,現時不良貸款中,抵押品加撥備覆蓋已超過100%。
否認擬設「壞帳銀行」
早前市傳恒生在內的銀行計劃成立「壞帳銀行」,將不良資產剝離,施穎茵回應指,該行並無有關打算。恒生風險監控及合規總監張家慧補充,恒生上半年有將客戶債務出售予第三方,但規模不算大,強調當中並不涉及接管資產再出售,而所有處置資產的方案,都有跟客戶做好協商。張家慧又稱,該行與大部分客戶合作關係長達數十年,會盡量與企業共渡時艱。
對於未來派息能力,施穎茵指出,恒生在協助客戶需求及為股東提供可持續回報,兩大方向目標清晰不變,會從中取得平衡,並表明該行資本實力雄厚,業務增長動力充足,有信心繼續為股東帶來合理及適當回報。
期內恒生撥備前淨收入209.75億元,按年增加3%,當中淨利息收入143.39億元,按年減少7%,淨息差1.99厘,按年收窄0.3個百分點;但服務費和其他收入66.36億元,按年增長34%,足以抵銷淨利息收入減少影響。
另外,早前恒生裁員,施穎茵稱,有關人手調整已告一段落,早前的重整業務架構中,有超過一半受影響職位改為新增其他職位,包括財富管理、風險管理部門、防詐騙團隊等,主要是因應市場環境而作出調整。
智庫百家塔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表示,恒生的不良貸款數據,反映本港地產市場正處於下行周期,特別是受到北上消費及零售業疲弱影響,寫字樓及商舖市場表現不佳,拖低銀行貸款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