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投資非「不可能任務」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1 HKT

近年可持續投資越來越受資產持有者和投資從業員重視,並逐漸演變為一個更加成熟的領域。然而,投資者在追求投資回報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面臨多重實施挑戰。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CFA Society Hong Kong)早前舉辦「2025可持續投資研討會」,匯聚投資生態系統內各方持份者,共同探討問題並尋找有效解決方案。
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會長何敏致辭時,以嚴峻的氣候變化,以及各地能源轉型的政策倒退,帶出可持續投資的重要性及艱鉅性,甚至比喻為「Mission Impossible」。但他指出,隨着通過更廣泛的ESG相關風險披露收集更多、更可靠的數據,加上通過舉辦知識共享活動來促進不同持份者合作和對議題的嚴謹分析,相信「任務仍然是很可能被實現」。
舉辦活動促進不同持份者合作
港交所(388)總法律顧問及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周冠英在活動上,簡介了香港上市公司在氣候及ESG相關風險披露方面的監管架構演變,同時談及在港上市的ESG主題投資產品發展,以及良好企業治理帶來的正面影響。
該活動共分兩場圓桌討論,首場討論聚焦於資產持有者將ESG原則融入其投資策略時所面臨的挑戰,除了談及缺乏標準化報告、受託責任、真正決策者的認知等困難,亦分享了一個務實解決方法,就是先訂立排除原則,然後逐步轉向主題投資,最終將ESG考量全面納入投資決策的過程,以達至影響力投資。他們亦分別觸及不同資產擁有者在討論可持續投資時的考慮,例如家族辦公室的排除策略、大學捐贈基金對碳排放和其里程碑為重點的要求等。
第二場討論以檢視投資者實現可持續投資的障礙為主題,分別談及歐盟法規的延遲實施、短期績效的壓力及時間的錯配、漂綠風險、政治阻力等挑戰,同時強調地區及國家之間情況不盡相同,相對來說對亞太地區的可持續投資環境仍比較正面。
亞太區可持續投資環境較正面
他們亦談及,近年有更多企業積極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令企業之間有更多領域可以推動共同合作。此外,香港亦逐步開始邁向與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 (ISSB)的匯報準則對接,方便投資者進行相關的決策。
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執行董事陳樹表示,通過是次的研討會,大家都更確切地了解到資產持有者以及投資者在可持續投資領域面臨的複雜性,同時能體現金融業在應對不斷轉變的ESG格局、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