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發展報告:聯匯制度仍適合香港
更新時間:03:00 2025-01-2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1-2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1-24 HKT

在中美競爭下,有輿論擔心聯匯制度被武器化,建議港府審視聯匯制度。繼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完成就香港2024年第四條磋商討論後,IMF昨日發表報告,指本港經濟高度開放,金融服務業規模龐大,與全球接軌,認為聯繫匯率制度仍然是適合香港的安排。該組織又認同港府在中期逐步整合財政的方向和路徑是合適的,而灣區融合亦會成為本港重要的增長引擎。
報告又指,該國際組織認同香港的金融體系在穩健的制度框架、充足的政策緩衝空間,以及聯匯制度暢順運作下保持強韌。同時,組織在報告讚揚特區政府將支持經濟復甦、管控金融穩定風險,以及應對結構性挑戰列為政策重點。
中期整合財政方向合適
報告亦提到,受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及內房調整影響,內地經濟放緩的情況超出預期,本港經濟面對高度不確定性。不過,報告認為來自內地消費者及企業的信心大幅改善,加上本港與灣區深度融合、高價值產業投資增加、以及專才持續流入,將為香港的經濟增長提供強勁支持。
IMF同時公布研究報告,預料本港未來與人口老化相關的支出會大幅上升,料2040年佔GDP額外多1.8個百分點。此外,IMF表示本港發展商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龐大,總資產是GDP的1.64倍。
不過,在疫情過後,發展商盈利能力下降,流動性風險擴大,在2023年的資產收益率(ROA)已下降至1%。同年,約23.5%發展商的資產價值出現虧損,加上較高息的融資環境,令他們還債能力變弱。
報告續指,假如未售新盤估值下跌10%,商業房地估值再跌20%,本地發展商的負債比率或上升5百分點,至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