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增納入比重 A股ETF受追捧
更新時間:02:19 2019-11-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11-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11-04 HKT

(星島日報報道)早前本港市場傳出走資傳聞,外界憂慮眾多投資者將目光移向新加坡,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副總裁管泓姿表示港股市場交投量比較少,但由該基金本身市場表現來看,過去一年H股市場雖然持續有資金流出,但A股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則見資金流入,推測此流向與今年MSCI增加納入A投比重,及投資者展望四中全會後確立更穩定政治環境與政策相關。
管泓姿指出,新加坡作為投資目的地而言,投資種類較少,相信無論本港還是內地投資者都更傾向選擇自身較熟悉的投資領域,不認為兩地投資者會將新加坡作為主要投資地點,稱流入新加坡的更多可能為現金。
她續稱,10月份中國未再放水,相信是保留「最後一發子彈」,足見仍保有實力,而之後是否再度放水則要看CPI表現,認為目前「3」的水平相對較高,如當前水平下再放水則會令通脹加劇而目前則處於維穩期,待CPI指數回落後,有可能作進一步打算。她續表示人民幣近期已見回穩狀態,相信內地經濟已在回穩。
上周MSCI行政總裁Henry Fernandez在接受訪問時提及,目前全球正進行貿易戰,認為建議限制美國資金投入中國企業帶來災難性影響。管泓姿料明年6月A股可更大幅納入MSCI,而RQFII同QFII額度取消則為主要原因。她指,因MSCI在考慮能否將A股納入該指數時,最大憂慮及着重考量之處在於外資能否自由進入中國市場投資,而取消RQFII同QFII額度後,最大的障礙得以消除,大大提升MSCI將更多A股納入指數的可能性,而一向持較長期投資策略的外資在見到MSCI更多考慮A股市場後,一定會對該市場作大量投放。而目前以該基金旗下ETF表現來看,外資已開始將資金投放在A股相關ETF,相信外資此舉已經為明年更多A股納入MSCI提前做好布局。
華夏基金於2016年在香港首家推出納斯達克100指數反向ETF,上月亦進一步推出針對該指數的反向2倍ETF。至於選擇納指作為導向的原因,管泓姿指,自16、17年就留意到港人多買美股,而隨着特朗普上台及中美貿易戰開始,美股市場波動較以往大,更留意到諸多重要的市場消息都在美股收市後的亞洲時段方才公布,因此產生想法推出方便亞洲投資者於亞洲時段即時布局對美股的資產配置及對沖美股的產品。
管泓姿還指,小米(1810)納入滬港通為歡迎阿里巴巴來港上市的主要訊號,相信阿里赴港上市指日可待。而至於香港社會氣氛會否影響H股資金流入A股,她則指香港市場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受外圍環境影響比較大,並不能作為判斷H股資金流向的主要因素。
管泓姿指出,新加坡作為投資目的地而言,投資種類較少,相信無論本港還是內地投資者都更傾向選擇自身較熟悉的投資領域,不認為兩地投資者會將新加坡作為主要投資地點,稱流入新加坡的更多可能為現金。
她續稱,10月份中國未再放水,相信是保留「最後一發子彈」,足見仍保有實力,而之後是否再度放水則要看CPI表現,認為目前「3」的水平相對較高,如當前水平下再放水則會令通脹加劇而目前則處於維穩期,待CPI指數回落後,有可能作進一步打算。她續表示人民幣近期已見回穩狀態,相信內地經濟已在回穩。
上周MSCI行政總裁Henry Fernandez在接受訪問時提及,目前全球正進行貿易戰,認為建議限制美國資金投入中國企業帶來災難性影響。管泓姿料明年6月A股可更大幅納入MSCI,而RQFII同QFII額度取消則為主要原因。她指,因MSCI在考慮能否將A股納入該指數時,最大憂慮及着重考量之處在於外資能否自由進入中國市場投資,而取消RQFII同QFII額度後,最大的障礙得以消除,大大提升MSCI將更多A股納入指數的可能性,而一向持較長期投資策略的外資在見到MSCI更多考慮A股市場後,一定會對該市場作大量投放。而目前以該基金旗下ETF表現來看,外資已開始將資金投放在A股相關ETF,相信外資此舉已經為明年更多A股納入MSCI提前做好布局。
華夏基金於2016年在香港首家推出納斯達克100指數反向ETF,上月亦進一步推出針對該指數的反向2倍ETF。至於選擇納指作為導向的原因,管泓姿指,自16、17年就留意到港人多買美股,而隨着特朗普上台及中美貿易戰開始,美股市場波動較以往大,更留意到諸多重要的市場消息都在美股收市後的亞洲時段方才公布,因此產生想法推出方便亞洲投資者於亞洲時段即時布局對美股的資產配置及對沖美股的產品。
管泓姿還指,小米(1810)納入滬港通為歡迎阿里巴巴來港上市的主要訊號,相信阿里赴港上市指日可待。而至於香港社會氣氛會否影響H股資金流入A股,她則指香港市場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受外圍環境影響比較大,並不能作為判斷H股資金流向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