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要打破「短命首相」魔咒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5 HKT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高市早苗開創歷史,成為首位女總裁,且很大可能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一向自詡前首相安倍晉三衣鉢繼承人,若她出任首相,極可能成為安倍2.0,經濟上實行貨幣寬鬆、國防外交上對華極為強硬,令日本經濟、外交增添不確定。至於她首要任務,將是獲取足夠票數當上首相,以及打破一年一首相的短命魔咒。
高市早苗三度挑戰自民黨總裁選舉,終於得償所願,接替去年總裁選舉擊敗她、現在則灰頭土臉辭職的石破茂。雖然自民黨過去一年在國會參眾兩院都是少數派執政,但由於在野黨政見過於分歧,難以推舉其首相人選,故高市早苗極可能接替石破茂,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民眾最關心的三大議題
高市早苗並非以身段柔軟、擅長協調著稱,反而屬強硬保守派,給外界印象是意志堅定、有話直說,正符合因經濟困難重重而深陷迷惘的日本人所需,故在總裁候選人民調中,她經常取得第一,尤其受18至49歲年輕族群和政見保守者青睞。然而,對民眾最關心的三大議題,即經濟與通脹、外國人,以及自民黨改革;面對重重困局,令她縱使當上首相亦難言安穩。
在經濟政策上,她主張用戰略性危機管理投資,以帶動經濟成長,內涵應是仿效安倍三支箭,重推貨幣寬鬆政策。然而,十多年前的安倍三支箭,只帶來短暫刺激,日本經濟至今仍深陷迷失。且日本當年深陷通縮,安倍可寬鬆貨幣刺激經濟和通脹,但現在日本出現高通脹,再行貨幣寬鬆,將令通脹惡化、民眾生活百上加斤;且寬鬆貨幣將令日圓貶值,將招惹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對,高市早苗能否再推貨幣寬鬆,不無疑問。
令日本經濟問題更深重的是,特朗普逼日本簽訂的經貿協議,要日本大買美國貨、向美投資5,500億美元,日本研究報告指,此將令日本GDP減少0.4%、出口減少1.3%、企業破產增加2.6%,高市早苗曾揚言若協議損害日本,將與美國重新談判,但她敢向特朗普叫板嗎?
在外國人問題上,由於以日本人優先、反移民的參政黨在7月參議院選舉,由1席暴增至15席,令外國勞工、遊客等問題備受關注。高市早苗在選總裁時,亦以家鄉奈良鹿群受遊客欺凌,表達對待外國人不滿。但外國人問題源於經濟不景,加劇日人排外情緒,但若嚴限外國勞工,將令日本因人口老化、少子化導致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加劇,若對遊客採不友善姿態,亦會傷害經濟。若日本經濟因而更差,排外情緒和外國人問題只會更深。
倘失公明黨支持將陷大難關
至於自民黨要推黨內改革,皆因其政治資金私用的「黑金」問題極為嚴重,但高市早苗來自的安倍派系,正是此問題重要源頭,高市早苗若壯士斷臂,將重挫其黨內安倍系基礎,若不進行改革,將難挽選民對自民黨的支持。
令高市早苗更為艱辛的是,作風強硬的她不但與反對黨關係不佳,與執政聯盟的公明黨亦政見相左,公明黨曾表示若自民黨由激進保守派領導,可能退出聯盟。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已淪為少數派執政,若再失公明黨支持,高市未來施政若出現重大爭議,將面對倒閣危機。
自民黨自1989年經濟迷失後,經常出現短命首相,如1989年至2001年,12年換了10位首相,2006年至2012年的6年亦7度換相,最近三任首相,菅義偉和石破茂都只做了一年就掛冠,高市早苗在重重挑戰下,能否打破一年一首相的魔咒?
值得關注的是,高市早苗對華態度極為強硬,不但親台,且繼承安倍的將中國視為「假想敵對國」,若她無力打破國內困境,會否將內部矛盾轉為外部矛盾,積極挑釁中國以轉移國民視線,且此舉還可讓她擔當特朗普遏制中國的馬前卒,以換取美國給予日本經貿和安保利益。
總的而言,高市早苗出任日本首位女首相,前路一片荊棘,而她卻缺乏政治能量,化解根深蒂固的政經問題,並可能在外交和軍事上加劇中日衝突,不利亞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