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橋合龍前坍塌 漏夜施工惹爭議

更新時間:03:00 2025-08-2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24 HKT

    青海省在黃河上建造的世界最大跨度鐵路雙線鋼桁拱橋原本即將實現合龍,前日凌晨在施工時發生繩索斷裂事故,現已造成12死、4失聯。面對《人民日報》質疑,施工方稱夜間施工是因低溫有利於橋樑構件性能恒定,事故原因或與錨樑焊接問題有關。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這宗重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並成立現場督導組,對事故調查工作全程督導。
國務院查處掛牌督辦
    前天凌晨3點多,青海境內尖扎黃河特大橋繩索驟然斷裂,108米鋼樑主拱肋垮塌。據施工方介紹,鋼樑垮塌在3秒鐘之內完成,現場多人從不同平台掉落到立柱、橋體、水面等不同位置。
    施工方人士告訴《人民日報》,選擇在夜間施工是為避免鋼索特性變化,「晚上的低溫有利於杆件性能恒定」。他稱鋼索失去支撐是因橋樑生命線「錨樑」發生斷裂,「前面斷裂,後面的跟着斷裂,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旦錨梁斷裂,鋼索就『沒勁』了。」據他稱,錨梁均為新加工件,也會定期去檢查強度,「但可能存在焊接問題」。
    「差四五米就合龍了」,一名參與施工的工人表示,大橋原本打算在8月26日合龍,沒想到22日出事故。參與該大橋工程近3年的架橋機械操作手表示,平常架橋隊和吊索施工隊常一起合作,在事故中遇險的工友大家互相也很熟悉,「他們主要是湖北人,還有一些貴州的、河南的,大都30至50歲。」
  紅星新聞報道,目前遇難者遺體已全部送到當地殯儀館。有知情人透露,殯儀館內有4名化妝師,從事發當日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0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