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文化藝術節2025|流金歲月 藝遊長廊:點睛藝術裝置領航 穿越今昔多元文化空間
發佈時間:12:00 2025-09-04 HKT

機場不只是旅途的中轉站,更是一座流動的藝術館。今年「香港國際機場文化藝術節」再度啟航,將客運大樓化作一條穿越時空與創意的文化長廊,邀請每一位旅客暫停腳步,沉浸於香港獨有的流金歲月。
香港國際機場文化藝術節 流金歲月・藝遊長廊
從墨韻生動的書法之美,到承載歲月印記的機場光影;從以飛行棋為靈感的互動座椅,到跳動於數碼屏幕上的藝術短片——四大主題裝置散落於航廈角落,既是歷史的回音,也是未來的預告。它們輕聲講述這座城市的脈動,傳統與創新在此相遇,航空與想像於此交織。
不論是歸家的港人,還是初臨的旅人,皆可在此觸摸香港文化的溫度,感受創意如流光般閃耀的生命力。機場不再只是目的地之間的逗號,更是一場驚喜滿載的藝術體驗——邀請你,在起飛之前,先墜入一場流金年華之夢。
文:劉國業 圖:盧江球、葉依婷、機管局提供
點睛藝術裝置領航 穿越今昔多元文化空間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是許多旅客抵達香港時首先接觸的地方,今年的「香港國際機場文化藝術節」更舉行了盛大開幕,由即日起至11月8日,香港機場管理局聯同本地多個藝術機構,於客運大樓展出四大藝術展覽,向旅客呈現香港豐富多元的藝術創作。
開幕典禮由世界著名鋼琴家牛牛及口琴演奏家何卓彥的現場演奏揭開序幕,在客運大樓呈獻多元化的舞台表演,包括由本地殘疾表演者帶來的音樂及舞蹈表演、本地無伴奏合唱團合唱、現代舞、青年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的演出,以及古典音樂、爵士樂及搖滾樂演奏。
機動LED展現書法
書法是生活中最普及的藝術,不論是常見的廣告招牌,還是傳統的匾額楹聯,幾乎滲透香港日常。位於接機大堂的藝術裝置「字在|生活中的書法」,展出各種充滿時代氣息的展品,從電影海報、廣告招牌到紙袋單據,引領參觀者重新思考書法的意義及未來的可能性。
其中最為矚目的是位於展覽中央的機動LED屏幕裝置,由144格小正方形屏幕組成,每隔幾分鐘就會啟動演出,屏幕會隨着畫面變動伸出,讓動畫呈現立體感覺。動畫由兩套作品組成,包括展現香港各地生活場景書法的《字游》及上世紀香港城市招牌的《海市蜃樓》。展覽更特設書法字體印章區,參觀者可以親手製作印有香港書法字體的明信片,把別具意義的「機場手信」帶回家。
數碼屏幕流動畫布
設置於接機大堂末端的巨大屏幕,則播放與本地藝術單位及著名藝術家合作的短片系列「躍動藝術之旅」,透過照片、動畫及畫作為媒介,從不同視角探索香港的文化與昔日時光,以及世界各地的美景風貌。
是次展覽結合四條不同題材的短片,其中《存在與連結》與《Neighbour‧活》均由匡智會的藝術家創作,前者探討身份、存在以及人類對聯繫的渴求,後者則描繪出社區中的愛、支持與歸屬;《致啟德》則展示1970至1990年代的菲林照片,捕捉啟德機場與九龍區生活日常的交織瞬間;《寰宇步廊》則以動畫形式,將機場的人行道化身流動畫布,勾勒出香港作為全球文化交匯點的動態圖景。
光影中的機場記憶
適逢香港民航發展100周年,文化藝術節特設「流光掠影」相片展覽,以經典的「翻頁式航班資訊顯示板」為靈感,展示由「香港遺美」攝影師拍攝的香港國際機場及啟德舊照,重現機場從啟德到赤鱲角的歷史變遷。這些照片通過機械翻頁裝置呈現,令平面影像轉化為動態編年史,讓參觀者在匆匆一瞥之中感受到機場不同時代的面貌。
展覽同時加入互動元素,參觀者可挑選喜愛的機場照片與目的地,創作專屬的數碼影像以「打卡」留念。現場亦設有由航機回收金屬儲物箱重製而成的座椅,讓舊物升級為兼具功能與藝術性的裝置,旅客在小憩之餘,也能感受到香港可持續發展的創意實踐。
「飛行棋」遊戲中轉站
離境大堂的另一側,旅客會發現部分公眾座椅已搖身一變,轉化成以經典棋藝遊戲「飛行棋」為靈感的藝術裝置座椅「起『乘』轉合」。作為許多香港人童年回憶的「飛行棋」,是不少人對「飛行」的第一印象,故「起『乘』轉合」保留了「飛行棋」的遊戲色彩和形狀,並將旅行的多樣性及交匯之美融入其中,象徵無論是準備啟程的旅客,還是從遠方歸來的遊子,都可以在機場這個「中轉站」聚集相遇。
有別於一般飛行棋玩法,「起『乘』轉合」沒有所謂「終點」,意味機場身兼起點及終點的角色;而棋子的路線穿插交匯,則是象徵人們在旅程途中的交集,參觀者可以樂坐「棋」中,細味本地藝術家的匠心傑作。
香港國際機場文化藝術節2025
- 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11月8日
- 地點: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
文:葉泳心 圖:盧江球、葉依婷、機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