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KOL疑收私有化內幕受查 借派貼士 推高股價獲利 消息人士︰兩大部門恐最易洩密

更新時間:12:02 2025-09-04 HKT
發佈時間:12:02 2025-09-04 HKT

傳港交所(388)和證監會有員工洩密內幕交易資料。彭博昨日引述消息報道,至少兩名港交所及證監會人員,連同證券經紀和網絡名人(KOL),因涉及洩漏公司私有化的內幕交易行為,正被政府當局調查。路透昨日亦引述消息報道,有關案件於去年底已展開調查,並可能最早本月底作出初步結論。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據悉是涉案員工向網紅報料,網紅其後連同券商於社交平台上散播消息,以推高股價從中獲利。

本報就相關消息向港交所和證監會查詢,港交所和證監會均表示不作評論。

據報道,當局正在調查港交所和證監會的員工,過去幾年是否有提前向交易員和其他人士洩露數十間上市公司即將發布的公告,包括令公司股價大幅波動的私有化消息。該知情人士稱,調查已持續數月,但強調此類調查可能耗時數年,且未必一定會提出檢控。

私有化公佈前夕 多企忽然爆升

報道還指出,過去幾年一些公司在私有化交易公布前夕,股價均出現異動,例如2023年,IMAX中國股價在私有化交易宣布前兩天飆升,創兩年多來最大漲幅。不過,報道強調,沒跡象表明以上例子涉及調查。

IMAX中國在2023年宣佈私有化交易前兩天,股價突然飆升。
IMAX中國在2023年宣佈私有化交易前兩天,股價突然飆升。

證監發股權高度警示前常異動

就上述事件,有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據聞是涉案員工向網紅報料,涉及數十間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資料,其後該網紅聯同券商,在社交平台上散播消息,從而推高相關公司股價,以從中獲利。另有市場人士表示,按照證監會組織架構,市場監察部和企業融資部可直接接觸市場訊息,是最容易發生洩密的部門。該人士還指出,據了解,近年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高度警示前的幾個交易日,相關公司的股價異動往往明顯增加,不排除當中涉及洩密行為。

市場人士估計,證監會市場監察部和企業融資部是最容易發生洩密的部門。
市場人士估計,證監會市場監察部和企業融資部是最容易發生洩密的部門。

網紅如何從中獲利 ?

還有券商人士表示,以往港交所和證監會都是單獨出現洩漏內幕交易訊息的行為,兩大機構同時洩漏資料的可能性較低。另外,假設上述調查屬實,涉及網紅很大可能在香港並未領有牌照,且需要投資者付費才能獲取「貼士」的那種。

案例:證監經理助友人賺逾千萬

翻查資料,近年港交所和證監會員工涉嫌行為不當的案件時有發生。去年底,證監會一名前經理遭起訴,因其涉嫌在職時向兩友人提供領展供股資料,令友人投資獲利共逾1100萬元。

相關文章:證監公職人員泄露領展供股股價 投資獲利1100萬元 遭廉署落案起訴

曾有證監副總監參與造市活動

曾有證監會副總監被廉署指控其串謀妨礙司法公正。
曾有證監會副總監被廉署指控其串謀妨礙司法公正。

今年1月,證監會時任副總監鄧映霞被廉署指控其串謀妨礙司法公正,因她涉嫌在證監會調查涉及一間上市公司的懷疑「造市」活動時,向受調查人士提供意見,建議他們如何應對證監會的調查,包括銷毀可能涉案的證據。

相關文章:涉教受查人毀滅證據 前證監會副總監鄧映霞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罪 3.28再訊

港交所兩高層涉嫌受賄遭起訴

另外,2019年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開招股審查組前聯席主管楊金隆,以及港交所前上市顧問林楚華,由於涉嫌在數間上市公司批核上市過程當中貪污受賄而遭起訴,惟兩人最後被裁定所有控罪均不成立。

相關文章:廉署夥證監會打擊造市集團 拘上市公司兩前高層 中國天化工傳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