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青海風土情味 氣候幻化 孕育飲食智慧
發佈時間:12:15 2025-08-07 HKT

青海,位於中國西北的高原地帶,以其壯闊的自然景觀和獨特氣候環境聞名。這片土地海拔高、氣候寒冷乾燥、日照充足,造就了獨特的生態環境,也孕育了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從青海拉麵的筋道麵條與濃郁氂牛肉湯,到清爽的冷涼蔬菜,當地飲食文化深深植根於這片高原的風土之中。
氣候幻化 孕育飲食智慧 探尋青海風土情味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3,000公尺,氣候嚴酷、晝夜溫差大,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當地食材特有的風味,不但盛產品質佳的冷涼蔬菜,高寒草原更是牦牛等牲畜的天然牧場,牦牛肉質緊實、風味濃厚,成為青海飲食的靈魂食材。這些食材不僅適應了當地的自然條件,也成為青海人餐桌上的日常風景,體現了「因地制宜」的飲食智慧。
最具代表性的標誌
提到青海飲食,青海拉麵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標誌。在考古學上,青海拉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至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碗麵」,起源於青海的回族飲食文化,融合了中原麵食廚藝與當地食材特色,其精髓在於手工拉製的麵條及以氂牛肉為基礎的湯底,成為風靡全國的美食。
夠勁道的麵條
青海拉麵的麵條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五黃」指的是麵條的色澤金黃、質地筋道彈牙,而青海獨有的氣候環境亦影響製麵,因當地海拔高而氣壓低,水的沸點也隨之降低,水溫最高只達攝氏90度,烹飪方式亦隨之改變。當地製麵師傅以高筋麵粉為原料,通過增加鹽分,以及反覆揉搓、拉伸,才製作出粗細均勻、口感彈牙的麵條,相當考驗師傅功力。
終身無勞役氂牛
湯底是青海拉麵的靈魂,而氂牛肉則是湯底的關鍵。長期生活在高寒草原的氂牛,採用半野生放牧方式,終身無勞役,加上青海沒有工業污染,沒有化學肥料和農藥的危害,因此犛牛肉質特別細嫩,味道鮮美,口感鮮嫩且不柴,帶有獨特的野性風味。
製作湯底時,加入香料後的氂牛骨與肉經長時間熬煮,釋放出濃郁鮮香,輕燙麵條後倒入靈魂湯底,再加入葱花、氂牛腱子肉及辣椒油,秘製紅油連份量都十分講究,需要「一匙椒兩匙油」,辛香味美,確保還原正宗風味。
得天獨厚土壤 豐收冷涼蔬菜
冷涼蔬菜,又稱高原夏菜,指適宜在高原氣候冷涼地區夏季生產的蔬菜。青海的高海拔是種植冷涼蔬菜的黃金地帶,集合低氣溫、晝夜溫差大及日照充足的氣候條件,結合附近雪山融水灌溉,加上高原環境蟲害較少的天然優勢,造就冷涼蔬菜的絕佳品質。
位於青海互助縣的菜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生產出的蔬菜口感脆嫩、味道鮮甜、營養豐富,深受市場歡迎。青海出產的冷涼蔬菜種類豐富,加上得天獨厚的高原獨特自然條件,農作如羽衣甘藍、羅馬生菜、西洋菜、西蘭花等,營養價值及質素均上乘。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互助縣的冷涼蔬菜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專門種植出口至港澳地區,去年全年供港數量達4萬噸,採摘後的新鮮蔬菜只需72小時已可抵達香港的街市、超級市場。
文、圖:Jan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