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存技能|野外求生危難應變
發佈時間:14:00 2025-05-06 HKT

現代生活讓我們習慣了安逸和便利,如果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我們與外界隔絕,或是一場極限探險讓我們置身荒野,你是否已準備好應對這一切?此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自然奧祕,學習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生存技巧。
文:王文宇 圖:星島圖片庫、摘自《野外生存圖解:掌握自然中的生存技能》
原始生火的ABC步驟
《Fielder》是2011年創刊的戶外活動的專門雜誌,在日本很受歡迎,內容旨在挑戰都市社會的普遍常識,喚起人類潛在的內在力量。
日本人對於露營有專業要求,例如通過越野、登山、涉溪等活動,學習如何生存,透過本書教大家應用「獲取食物」、「就寢」與「行動自如」的野外知識,達到與大自然和諧融合的境界。然而,萬一,我說是萬一,某年某月某地,你遇到不可抗力的情況,你有否想像如何應對?
簡單而言,生火就是所有野外求生的一章。易過借火,是我們廣東人的通俗俚語,意思生火是小事一宗,隨便行出街大把街坊朋友可以幫到你,然而,原始生火的ABC步驟是甚麼?作者說,在野外,是否能生火將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有那麼嚴重?「生火並非易事,將火柴等製成的小火種慢慢地燒成大篝火,是個必須耗費大量耐心的過程。」作者把生火基本知識告訴給大家,包括「生火不可或缺的金屬打火石,以及為了用金屬打火石點燃自製的火種,使其成為篝火所必需的火絨。」
篝火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透過纍積木材或樹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在活動裏燃點的火堆。第二章告訴大家怎樣生個篝火。首先篝火所謂「火三角」的大原則,即是燃料、氧氣和熱能。這對篝火不可或缺的條件,只要缺任何一個條件,就無法順利生火。
野外料理秘訣
「易過借火」在野外是不存在的。有了火,煮飯在野外環境之下,也不是舉手之勞咁簡單,你以為煮煲仔飯嗎?作者講解「野外料理的秘訣」,開宗明義指出,野外煮飯不容易,「即使專家也有可能會不慎煮出硬梆梆的米飯」,作者提出5個Steps,教大家煮好這煲野外的飯。
有火有飯可食,然後呢?你要有能力搭建一個「保護生命的庇護所」才行。作者介紹有關知識,「能夠保護自己免受風、雨、寒冷侵襲的,這就是庇護所」,對生存來說是不能缺少,因為野外遇難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失溫症。「陷入失溫症的人會感到身心俱疲,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連從背包取出防寒衣物的動力都沒有,此時的生命狀態就如同風中殘燭般,岌岌可危。
接下來就要識得在野外搵食,不是開玩笑,如果不懂得就地取材,捱不過3個星期,作者傳授一套包括狩獵的採集食物的知識,這章書告訴大家何種食物可以吃,餘下內容是︰三種可輕鬆獲得動物性蛋白質的野外食材、鄉村風味的山菜食譜、野外食物老饕喜愛的美味食材、日本的傳統吃魚文化、怎樣吃昆蟲等。雖以上都幾重口味,但事關生存,不可不看一下,至少得個「知」字。

《野外生存圖解:掌握自然中的生存技能》
作者:Fielder編輯部
譯者:劉姍珊
出版:楓樹林出版社
售價:$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