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紅樓夢》舞劇華麗襲港! | 安業興邦

中華文化節2025年度力作、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日前首度來港演出,迅即引起熱潮,不僅口碑載道,而且一票難求,就算加場加位亦再度秒空,成為現象級的爆火項目。這場文化盛宴不僅衝擊美學視覺,還為傳統文藝產業發展帶來新啟廸。

  這套140分鐘華麗舞劇之所以出彩又出圈,皆因成功將傳統劇目創新重構,透過現代舞台語言賦予典籍全新生命力。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一直以其宏大的歷史視野和文化深義,成為中華文學瑰寶。這部文學鉅著過去便曾以戲曲、話劇、電影和電視劇等形式改編,而今次,舞劇由富想像力的優秀年輕藝術家以當代視角重新演繹,並以多元化的劇場形式與載體,淋灕展現文學世界中「大觀園」的浮華與淒美。例如充滿明清古畫美學特質的舞台視覺、展現端莊古雅的舞蹈群像、華麗講究的戲服布景,以及風華正茂的年輕舞者等等,都讓劇迷耳目一新,就連年輕觀眾群都被成功擄獲,捧場者眾。

為文藝產業發展帶來新啟廸

  所以說,這種在傳統中創新的文藝劇目,絕對可以成為內地及香港文化藝術產業的IP。就講票房成績,據報這套劇自2021年在內地首演觀眾已累計超過40萬,香港站延續內地火爆態勢,同樣形成「搶票潮」文化消費奇觀,足見其商業潛力巨大。

  中國古典文學在全球深具吸引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兼具中外文化交流樞紐地位,具備高度國際化的市場機制和成熟的媒體傳播網絡,說直白點,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國際大舞台。若能加上內地具口碑傳統劇目,定能相得益彰,在產業開拓中唱出一台好戲,衝出世界,發揚光大,創造雙贏!

  無獨有偶,我早前向北京市政府就「十五五規劃」提案(註:筆者為北京市政協委員), 也是圍繞深化內地與香港演藝合作,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地位,為國家文化軟實力增添新動力。具體建議包括京港共同打造「文旅推廣媒體聯合共同體」和「京港演藝活力走廊」等,通過兩地媒體深度融合,激活雙向消費動能,實現客源互送與品牌共生。

  內地傳統劇界卧虎藏龍,除了江蘇、北京,極具潛力的劇團或劇作不可勝數。這些體現中華優秀文化的高質量演出,如果能夠通過香港走向世界,一方面可為香港觀眾提供了解國家文化的機會,另一方面,香港還有很多國際人士定居、工作或旅遊,無形中亦是中華文化擴大國際影響力的有力渠道。

  最後值得一書的,是這次引進舞劇《紅樓夢》的紫荊文化集團,多年來持續引進和推廣內地優秀文化項目,碩果纍纍。正因為香港仍有許多有心人,造就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重新認識和喜愛中華傳統文化,這對於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愛國情懷具有深遠意義。

曾安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