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中國品牌崛起的香港商機 | 安業興邦

問一位西方人士舉出一個成功的中國消費品品牌,過去多數人可能難以回答,但今天的情況截然不同。從瑞典斯德哥爾摩到澳洲悉尼,馬路上悄無聲息滑行的電動車越來越多是中國製造;內地手搖飲集團蜜雪冰城(Mixue),已經超越麥當勞和星巴克,成為全球門市最多的餐飲連鎖企業;中國外賣巨頭美團,旗下國際品牌Keeta繼去年進軍中東市場後,月內將踏足巴西,為南美用戶帶來不一樣的即時零售購物體驗。三年前,美團的版圖仍只在內地。
當然,談到中國「出海」的爆火商品,就不得不提新晉爆款潮玩LABUBU。這隻由內地文化創意公司Pop Mart推出的九齒微笑(或苦笑?)玩偶,近年在歐美等地掀起搶購潮,洛杉磯年輕人凌晨4點在寒風中排隊等開門掃貨,英國黃牛黨為搶購大打出手,名氣之盛堪比迪士尼,連流行巨星Rihanna和傳奇球星碧咸都甘心「入坑」做粉絲。
還有中國突破性AI公司DeepSeek、跨境電商霸主Shein和Temu、TikTok、海爾、華為、小米、霸王茶姫和史上最成功電子遊戲之一的《黑神話:悟空》等等⋯⋯在外國都已成為無人不曉的人氣品牌,這不僅代表着中國企業的成功故事,更是中國由「世界工廠」轉型到「全球智造」的時代標記。過往中國品牌被一些人視為品質一般、缺乏創意、只能跟在西方同業的後面,這些新興品牌正在一步步顛覆這些舊有印象。
更重要的是,對香港而言,中國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和崛起,不只是消費者有更多選擇這麼簡單,而是經濟發展的一道無形助力。
成內地品牌「出海試水」首選地
從最直接層面,香港可以成為這些中國品牌「走出去」的跳板。事實上,Pop Mart、霸王茶姫、Mixue,為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已經相繼選擇在香港上市籌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自由貿易港,加上「超級連聯人」的獨特角色,勢將成為內地品牌「出海試水」的首選地。這些企業來港集資、營運,不僅為本地金融及專業服務注入活水,更開啟新商機。
更深一層,中國品牌的全球化路徑日臻成熟,香港可憑藉物流、法律、品牌管理等優勢,融入其國際供應鏈,化身運營中心——從品牌顧問、創意設計、倉儲物流,以至法律仲裁,皆大有可為。更有識者提出,若善用北部都會區的數碼基建,香港甚至有潛力成為中國消費品牌「一帶一路」數碼前哨站,強化連接東西方市場的樞紐角色。
香港政府日前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當中強調「一國兩制獨特優勢」,這並非單純政治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指南。內地品牌的崛起,香港可以如何順勢而為,尋找雙贏,值得我們關注和謀劃。
曾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