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電影的一條生路 | 油尖多士

電影誕生至今,已經超過一個多世紀,網絡平台搶奪了戲院的生意,電影業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今日的戲院只有IMAX之豪華設施,專門為電腦特技加動作的超級大製作而設,才有錢賺。
電影導演要發揮創意,又有機會刀仔鋸大樹,避開大製作的市場壟斷,拍恐怖片成為一條生路。
恐怖片一向是低成本製作,可以粗製濫造,完全譁眾取寵。但匠心獨運的恐怖片,可以叫好又叫座,像當年的名作《鬼眼》。《鬼眼》拍得十分高明,畫面不算特別恐怖,加入了懸疑推理的元素,但令人心生寒意,久久不能忘懷,以劇本創意而言,高出寇比力克的《閃靈》,更有悲憫的情懷,在恐怖片裏尤為難得。
好的恐怖片,終極都有悲憫之心,譬如名作《午夜凶鈴》,美國版改編甚至超出了原作,令觀眾恐懼之餘,更被女主角的不幸與勇氣所打動。
恐怖片還有一個共同點,常常是以家庭為題材。限於家庭故事,本身就可以低成本製作,不需要太多角色和布景,像《咒怨》、《孤疑》、《祖孽》。然而,以家庭為主題,最能觸動觀眾,因為家庭是每一個人的生活核心,家庭問題足以傷筋動骨。
英國電影今年的一齣話題之作是恐怖片《永遠在一起》(Together),講一對年輕的夫婦,厭倦了大都市生活,決定搬去偏遠鄉村展開新生活,然而一股無法解釋的詭異力量,悄悄滲入他們的生活,使其關係變得分外親密而扭曲。此一橋段,當可以從電子遊戲般大片的市場裏,吸引一部分年輕觀眾。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