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醫療券對本地醫生不公平
最近和不同私人執業的專科醫生閒談,都表示病人數目比疫情前下跌,說到原因,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移民令香港短時間內少了幾十萬會看私家醫生的人口,北上求醫,經濟不景。
這幾位身在局中的醫生,不約而同認為移民已見頂,北上求醫影響較大,而最大的影響是來自經濟無力反彈。
其中一位醫生說:「一直以來,香港看私家醫生做手術的病人,其實大部分都是靠醫療保險。但全球經濟不景,據一些保險代理反映,這兩年陸續有人斷供醫療保險,很明顯,這些斷了保的人未必會再看私家醫生、進私家醫院,所以大部分私家醫生生意都下跌。」

經濟大勢並非醫生可改變,移民也不會一下子回流,幾位醫生都認為,特區政府仍有些工夫該做,例如檢討醫療券可在大灣區使用的做法。大家都明白,准許醫療券在大灣區使用,原意是方便在大灣區生活的長者。然而如今香港醫療市場萎縮得太厲害,凡事不可一本通書睇到老,醫療券的使用當然也有必要檢討。
醫療券可在大灣區使用,說穿了,就是香港的私家醫生納稅資助醫療券,卻砸了自己的飯碗。從這角度看,對本地醫生無疑是不公平的。反而把醫療券限制只可在香港境內使用,對任何人都沒有不公平的地方。至於有沒有可能修改,就如兩蚊車一樣,看特區政府有沒有決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