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的重點|袁康就博士
很多人都有打坐的經驗,可不是每個練習打坐的朋友都有好的成績。當然,每位練者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目的,而每個目的都不一樣:有人練功為求本來健康的身體繼續健康;有人身體患上重病祈求頑疾消除;有人因為工作緊張勞累,只期望通過打坐來放鬆心境;有人因為宗教信仰,必須跟隨宗教規律來打坐。不論你打坐的原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你打坐是否達到你打坐的目的都有客觀審視的基礎。要煉出成績,可能要檢討以下三點。
一、專注
首先,打坐有很多雜念。我們不要以為雜念帶給我們極大的騷擾,相反,我們要感恩它的出現,從而幫助「入定」。因為,入定是一個恍恍惚忽、似有似無的境界。它不是空無一物。既然是似有似無,我們可借用雜念這個「有」來幫助轉化至似有似無。我們不要解讀這個雜念,相反要把這個「有」模糊化,景物變得恍恍惚惚的當下,入定之門便打開。為免重複散亂再度出現,我們必須專注凝視前面模糊景象。
二、苦志
所謂苦志,是我們必須有恆心、決心去打坐。由於打坐初期最容易猶豫和放棄,我們必須「刻意」去延續,規定自己必須每天打坐。當這個階段過渡成習慣,打坐就變得自然,這是煉出成績前必須經歷的過程。
三、誠信
每一次打坐練出成績與否,除了專注,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所謂誠信,是指我們要對打坐這個行為信心十足,堅信它會幫我們達到目的。信心有不同層次。最高層次是信仰的「信」:相信神的力量在參與。若無信仰,抱有誠敬之心、或帶有感恩之心,都對打坐練出成績非常有幫助。譬如我們練習「識神治病(念力治病)」的功法當中,滲入宗教意識的神明觀,療效更佳。
練習打坐的朋友大多明白我所說的是什麼,但這些要求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或者忽略。試想,我們從小就返學上課,倘若沒有尊師重道的誠敬、不相信書本和老師所講的道理、也不專心去學習,我們什麼也學不到。原來,這些都是我們在世所有修煉和汲取知識的基本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