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高血壓勿忽視|徐大基中醫師
正常情況下夜間血壓較低,白天有兩個峰值,分別是清晨和午後,但有些高血壓患者白天測量血壓正常,夜間卻很高,這就是夜間高血壓。相較於日間高血壓,夜間高血壓容易被忽視。須通過動態血壓監測發現。夜間高血壓同樣會對靶器官造成損害。
與夜間無高血壓的患者相比,夜間有高血壓的患者伴發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因心血管問題死亡的風險都會增加。由於其隱蔽性,夜間血壓水平的增高比晝間產生的危害更為嚴重。有不同合併症如慢性腎病的患者,夜間高血壓患病率幾乎接近九成。積極控制夜間高血壓,能有效延緩慢性腎病的進展以及減低心血管問題的發病率。
臨床表現
夜間血壓升高,可導致睡眠質量不佳,心情煩躁不安等。但由於夜間睡眠血壓偏高可能被其他疾病的症狀掩蓋,如果沒有進行動態血壓監測,可能會被忽視。
診斷與鑒別
夜間血壓通常指第一天晚上十時至第二天清晨六時之間的血壓水平。2013年歐洲心臟病學會的高血壓指南及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夜間(或睡眠)收縮壓≥120mmHg或舒張壓≥70mmHg,可以判別為夜間高血壓。
夜間血壓升高有兩種情況,日間血壓<135/85mmHg,但是夜間血壓≥120/70mmHg,稱為單純夜間高血壓;而日間血壓≥135/85mmHg,同時夜間血壓≥120/70mmHg,稱為晝夜持續型高血壓。據此定義,可對夜間高血壓進行診斷,也可與其他類型的高血壓相鑒別。
治療
西醫治療
單純夜間血壓升高的隱蔽性強,不容易被臨床識別而得到有效管理,容易造成靶器官的損害。鑒於隱匿性高血壓已有明顯靶器官損害,如微量白蛋白尿和左心室肥厚等。因此,單純性夜間血壓升高也應及早治療,以免病情繼續發展。
可採用時間療法治療。改變給藥時間來改變血壓波動的節律。如將原本需要早上一次服用的所有降壓藥物中的其中一種或多種降壓藥,改在夜間服用。患者既要改善生活方式,也要使用藥物加強控制。<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建議盡可能使用長效降壓藥物,預防心腦血管合併症的發生,必要時可採用聯合降壓或調整整體用藥時間,或在睡前增加降壓藥。
中醫治療
夜間高血壓臨床表現為肝火亢盛較多,主要由於腎精不足,肝體失養,肝陽偏亢,治療時可加強平肝潛陽等治療。
患者應改變常規的等時間、等劑量的給藥方式,可按醫師指示施行“早夕異治法”,即早上服用的中藥與晚上服用的中藥不同。
循證調護
知曉是否存在夜間高血壓,在臨床治療上有很大的意義。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還要避免夜間情緒波動,應保持心境平和,勿熬夜,睡前勿喝茶。有睡眠障礙者需及時治療失眠,熱水或中藥泡腳等措施對改善夜間高血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在飲食方面有效控制鹽的攝入量,尤其是晚餐更要清淡,避免過鹹。
另外,慢性腎病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作息,避免勞累、熬夜、焦慮及暴怒等。
以上資料摘自作者徐大基教授編寫的《高血壓治療與中醫調養》一書,本處有修改,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