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蟹足腫|手術切除易復發 配合淺層放療防疤痕再度增生

用外科手術切除皮膚長出的腫塊似乎無後顧之憂,但俗稱「蟹足腫」的瘢痕疙瘩(keloid)卻十分「頑強」,它除了是疤痕組織,亦擁有腫瘤容易復發的特性。如果單靠手術切除,復發風險可高達70%至90%!

蟹足腫之所以形成,與患者的體質有直接關係,原因是傷口在癒合過程中,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過度活躍而導致。即使患者接受蟹足腫切除手術後,傷口經過妥善的縫合及護理,由於本身疤痕體質的影響,容易令傷口疤痕再次出現增生。

SRT 淺層放療助減少復發風險

放射治療用於疤痕治療已有50多年歷史,近10多年治療技術更是一日千里。SRT 淺層放射治療是一種風險較低,並適用於治療皮膚疤痕的技術。原理是在切除蟹足腫後,使用低劑量的 X 光去抑制傷口的細胞及微絲血管增生,減少蟹足腫復發的風險。研究顯示,以外科切除手術配合 SRT 淺層放射治療,能夠將蟹足腫的復發風險降至低於10%。

SRT 淺層放療有風險嗎?

SRT淺層放療的原理,的確與癌症所用的放射治療十分相似,治療範圍的皮膚會像被陽光灼傷一樣,可能會變紅或脫皮,皮膚亦會變得較深色,不過這些副作用會隨時間慢慢減退。

不少人擔心進行放射治療會增加患癌風險,不過 SRT 淺層放射治療所使用的 X 光劑量遠低於癌症治療所需,並且使用範圍只會在於皮下一至兩厘米;加上整個療程只需三至四日,比起癌症治療的20至30次短得多,所以患者基本上受輻射影響的風險極低,因此而引致癌症的風險亦微乎其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