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無「蟹」可擊 | 鏞融芯語

  每年一踏入下半年,眾多的「蟹迷」便開始雀躍,揭開一年一度的「蟹季盛宴」。然而,近二十年來,大閘蟹的風頭一時無兩,幾乎成了秋季的唯一主角。惟老饕們都心中有數,南方蟹種的精彩,絕不亞於前者。正所謂「北有大閘蟹,南有黃油蟹」,是時候重新發掘本地蟹種的細緻滋味。

  平心而論,兩者風味截然不同。大閘蟹多產自陽澄湖、太湖等淡水湖泊,部分更屬人工飼養;而南方蟹種,大多生長於鹹淡水交界的紅樹林,以魚仔、蜆肉等自然物種為食,若論肉質鮮甜,南方蟹更勝一籌。

  南方的蟹宴,由開春的青殼蟹拉開序幕。農曆三、四月,率先登場的是公蟹,亦即「肉蟹」,此時其肉質最為飽滿鮮甜,當造期長達三、四個月。緊接而來的「重皮蟹」,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味。蟹在換殼過程中,新殼未硬,舊殼未脫,精華全在兩殼之間。由於軟殼遇風或陽光便會迅速變硬,因此必須把握在第二層皮僅六、七分成熟時品嘗,此時的螃蟹至為肥美肉豐,那重軟殼入口爽滑味鮮,更是一絕。

  當「重皮蟹」的季節過去,便輪到「奄仔蟹」(即「少女蟹」)登場。此時的奄仔蟹膏香濃郁,質地如絲般柔滑,閃耀着誘人的金黃色澤。以傳統鹽焗或清蒸處理,最能鎖住其鮮甜,每一口都溢滿蟹黃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及至農曆七月,便迎來「蟹中極品」——黃油蟹的黃金時節。今年適逢閏六月,蟹季延長,黃油蟹的質素更佳。牠本是產卵在即的青殼蟹,在炎夏烈日下,蟹膏被高溫逼至融化,遊走全身,連蟹爪關節都布滿蟹油,入口甘甜肥美,堪稱人間極品。頂級的黃油蟹,往往50隻中才出得一、兩隻,全靠天然形成,價格自然不菲,動輒上千至2000元一隻。

  到了農曆九月,秋意漸濃,便是膏蟹的天下。許多人以為蟹膏越紅越好,其實不然。最頂級的膏蟹,其膏應是呈黃色、剛要轉紅的階段,此時的蟹膏最為甘香、口感亦最細滑,一旦變成紅色,口感反而偏粗糙。鏞記引入的流浮山頂級膏蟹,正是嚴選這個時期的出品,隻隻「爆膏」兼肉嫩,膏香濃郁,入口即化。一隻頂級膏蟹,起碼500元以上,與大閘蟹相若,但那份油潤甘香,卻是截然不同的享受。

  大閘蟹固然是時令的主角,但大家亦不應遺忘南方蟹種的獨特滋味。從春天的肉蟹、夏天的黃油蟹,到秋天的頂角膏蟹,牠們的風味多變,各有各「精彩」。懂得「不時不食」,細味這片土地的恩賜,才不負這場時令的祝福。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