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爐邊談 | 鏞融芯語

  當我們談起「奢華旅遊」,腦中浮現的可能是五星級酒店、私人飛機或米芝蓮餐廳。然而,最近的一場「爐邊對談」,卻讓我重新思考了「奢華」的真正意義,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在大多數家庭中,女性往往是旅遊的「總策劃師」。從選目的地、安排住宿、設計行程到安全預算,無一不操心。這份辛勞,往往讓女性的假期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勞動,難以真正放鬆。

  我曾聽一位伯母分享,她曾與子女及孫兒租住海外獨立屋,結果全程忙於打掃、煮飯、洗碗,令她疲憊不堪。自此便發誓,未來家庭旅遊一律改搭郵輪。

  上星期,適逢Jetour創立50周年,我受邀參加由Jetour、JESSICA及JES Network聯辦,在大洋郵輪Riviera號上舉行的「Reimagining Leisure – The Future of Female Travel」活動。在對談中,JESSICA創辦人Jessica Ng、Jetour CEO Shadow Lau、YouTuber Nicole Ho、Oceania Cruises的Fiona Chu,以及香格里拉集團的Andrea Wong等多位女性領袖,探討了女性旅遊的未來趨勢。

  她們不約而同地指出,郵輪最大的好處,在於其「一站式」服務與多元化設施。無論長輩、小孩還是年輕人,都能在船上找到不同的樂趣。白天各自各精彩,晚上再齊聚晚餐,既保留個人空間,又不失家庭溫馨。Nicole更分享,她與母親的郵輪之旅是她們「最和平、最美好」的一次,兩人毋須為行程爭執,真正做到「各自精彩,共同相聚」。

  老實說,我過去對郵輪一直抱有懷疑。小時候在加拿大,總覺得郵輪是「坐到悶」的活動。唯一一次的郵輪經驗,是20多年前在港與朋友乘搭「雙子星號」的兩日一夜遊。當時為了節省開支,我們選擇了最底層、沒有窗戶的廉價艙房。雖然航程中未感不適,但落船後卻出現了持續一星期的「暈陸地」症狀,彷彿世界仍在搖晃。那次經驗後我告訴自己,若再搭郵輪,必須選擇大郵輪與有窗戶的房間。

  然而,這次在Riviera號上的所見所聞,扭轉了我對郵輪的看法。對身兼多職的現代女性而言,郵輪提供了一個毋須費心規劃、又安全可靠的環境。相較獨自前往陌生城市,郵輪的封閉性與完善設施讓人更安心,是享受個人時光或與好姊妹出遊的理想選擇。

  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奢華不一定是昂貴的消費,而是一種能讓人真正放鬆、被照顧、能安心「做自己」的旅遊方式。對許多女性而言,真正的奢華,或許就是在一個不需操心的環境中,重拾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郵輪,不再只是退休人士的專享。下次計劃旅行時,不妨考慮登船,讓自己在那片大海上,找回那份久違的寧靜與自由。而我,也已靜悄悄地開始部署下一次的郵輪旅程了。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