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Beta世代 | 鏞融芯語

  上星期,我參加了由Deacons律師行舉辦的「In-house Corporate Counsel Forum 2025」講座,當中主要是旁聽了由合夥人、也是我的朋友Sherlynn Chan主持的「銀髮經濟中的家族財富規劃與企業成長」環節。雖然會上引用的數據,部分已耳熟能詳,但每次重溫,都為我帶來更深刻的體會。

  Sherlynn在會上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史無前例的「世代財富轉移」時期。據統計,全球將有約120兆美元的財富,從嬰兒潮世代交棒至下一代。這不僅是資產的流動,更是價值觀與理念的傳承。與此同時,人口老化亦是全球現象,全球80歲以上人口在未來五年內將達2.65億人,而在香港,65歲以上人口將增至267萬,意味着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長者,這不僅改變了人口結構,更重塑了整個經濟格局。

  這兩大趨勢,共同催生了潛力巨大的「銀髮經濟」。去年,本港60歲以上人口的消費總額已高達3420億港元,佔GDP的11%,未來更有望增至4900億。政府亦已推出多項措施,涵蓋「衣食住行」各個層面,以釋放這股龐大的生產力與消費力。談到「食」,我們亦有深刻體會。許多光顧鏞記多年的老顧客,因年事已高或吞嚥困難,無法再與家人同享美食。因此,我們去年就參與了「照護食種子餐廳」計劃,研發多款軟餐菜式,讓有吞嚥困難的長者,也能重拾與家人同枱食飯的樂趣。

  然而,龐大機遇背後,隱藏着同樣巨大的挑戰。Sherlynn指出,若未主動規劃,這場財富轉移隨時可能演變成家族紛爭。她分享了幾個常見風險:最致命的,是忽略對關鍵人物「精神行為能力喪失」的規劃。一旦創辦人突然失去決策能力,公司的銀行戶口便可能被凍結,股東決策陷入停擺,令整個企業運作癱瘓。另一陷阱,則是在無遺囑下離世。隨之而來的遺產管理程序,不但可能引發家族矛盾,曠日持久的訴訟更會蠶食資產,最終甚至令家族失去祖業的控制權。

  成功的傳承,從來不只是資產的轉移,更是前瞻性的智慧與治理考驗。法律界推廣的「平安三寶」──遺囑、持久授權書(EPA)與預設醫療指示(AMD),正是應對這些風險最基本的制度工具。它們看似只是幾份文件,卻是在意外來臨時,保障家族和睦與企業存續的關鍵防線。

  我們正進入一個「Beta世代」,更是人口結構與財富格局重塑的關鍵階段。正如Sherlynn在會上強調,要應對這個新時代,必須透過主動溝通與制度化架構,減少家族爭端、促進跨代協調。因為銀髮族已不再只是被照顧者,他們是推動未來經濟的動力,真正的傳承智慧,也許就在於能否在保障上一代的安穩,與為下一代開創未來之間,取得精妙的平衡。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