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華章 - 法國科技助港減碳 | 玫瑰人生

  不少港人對法國的印象普遍停留在文化藝術、時尚潮流、以及佳餚美酒,殊不知法國於科研發展亦甚先進,君不見,中國大亞灣核電廠及海洋石油鑽探,均用上法國技術,法國建造的空中巴士更佔中國商用航空機隊半壁江山,而最近我才知道,香港於發展綠色建築以降低碳排放方面,法國於這領域的超前技術貢獻良多。

  日前,我獲邀出席由法國商務投資署聯同法國總領事館及香港理工大學主辦的可持續發展講座,主題是「So French So Green:構築未來——當建築與可持續發展、創新及金融相遇」,法國方面相當重視,除駐華大使白玉堂專程來港偕同駐港澳總領事杜麗緹(圖中)出席外,還由多間法國企業在講座分享經驗,剖析綠色建築如何在減少碳排放和保護自然資源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近年來,多間在可持續基建方面走在創新前沿的法國企業,把先進環保方案引進香港,例如,扎根香港70載的基建公司Dragages以其領導土木、建築、電氣及機械領域的創新減碳及環保科技,參與香港多項基建工程;另一法國企業Schneider電氣則把領先世界的電氣化、自動化、數碼化科技,應用到智慧工業、智慧樓宇及數碼智能家居上;法國生態轉型標竿企業Veolia,於香港深耕逾30載,致力設計及營運處理廢物設施,在港管理達20個環保工程項目,去年處理無害廢棄物620萬噸,並捕獲相當於300萬噸二氧化碳的甲烷,轉化成潔淨能源發電。

  講座翌日,由上述多間法國企業組成的企業聯盟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一項開創性的樓宇減碳試點項目,為香港實現2050年碳中和邁出關鍵一步。項目將致力提升科大一棟現有建築物的能源效益,藉此展示公私營協作如何有效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香港建築物9成預期在2050年仍繼續使用,項目有助改變公眾把環保升級視作成本負擔的偏見,轉化成提升城市競爭力的經濟增長引擎,從而展現樓宇改造市場蘊含的龐大投資、創新與就業商機。

麥華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