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過度旅遊 | 無名指

純屬巧合,最近多次接觸到「過度旅遊」一詞,以前總覺得overtourism事不關己,但周末在羅湖口岸與幾萬人一起擠過關時,又覺得自己好像在參與一場「觀光公害」。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把「過度旅遊」定義為「旅遊對目的地或其部分地區的衝擊,以負面方式過度影響市民生活質量和/或遊客旅遊體驗。」這段話翻譯起來有點蹩腳,簡單的說,當地居民或到訪旅客因旅遊而感到不悅,就是過度旅遊。
遊客一窩蜂湧到網紅店排隊,商店老闆很開心但街坊叫苦連天,符合「影響市民生活質量」嗎?「黑的」濫收車資「影響遊客旅遊體驗」,但事件並非由旅遊本身造成,是否就不算過度旅遊了?仔細想想,UNWTO的解釋仍有頗多歧義,也好像未有考慮一些中長期影響。
假如不管聯合國如何定義,過度旅遊能否理解成「旅遊資源不勝負荷,而產生的負面影響」呢?若這麼說,接待方加大資源,旅遊方分散出行,是否就能解決多數問題?
比起上個世紀,現在旅遊門檻低得多,這很大程度得益於交通運輸的完善。公路網四通八達,火車速度不斷提升,使得機票越來越便宜,有時機場稅+離境稅+燃油附加費比機票本身更貴。當外出旅遊變得更容易,過度旅遊的風險便相應提高。據說overtourism一詞從2017年起才被廣泛使用,這幾年很多觀光景點和旅遊城市都在面對公害,一方面是促進旅遊及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是社區和諧及可持續性,該如何拿捏才能讓兩者共存呢?IG@tamkeiho
譚紀豪
最Hit
紅/黃雨下奇觀?港鐵站內驚現超長人龍排隊買1物 網民慨嘆:結業潮造成
2025-07-10 18:38 HKT
謝世傑認詐騙社署長者生活津貼逾1.6萬元候懲 另須今日內償還全部騙款
2025-07-10 11:06 HKT
羅湖新商場「湖貝里」7.11開業!網紅茶飲/潮汕牛肉火鍋/平價攀石 蓮塘口岸地鐵6分鐘直達
2025-07-10 15: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