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高球之光|慢活時代

香港運動員在今屆亞運會大放異彩,獲取包括8金的53面獎牌,數目破了歷屆紀錄,更難得的是有幾項賽事是以前從未奪金的,如划艇、橋牌、個人公路賽跑和高球等。以人口計,我們成績真的不賴,例如台灣人口是我們4倍多,但獎牌數目只比我們多10幾個。政府近年在推廣運動和培訓精英運動員方面的確盡了不少力,但有個別運動項目由於場地限制,政府基本上是倚賴有關體育總會去推廣的,例如高爾夫球。

香港寸金尺土,高球場數目比其他國際城市少得多,公營場地只有滘西洲一個,其他都是私人會所,所以高球很難普及,香港在國際賽事中也一向沒甚麼競爭力。許龍一這次取得亞運金牌,有關官員當然出來恭賀和「打卡」,但另一邊廂又重申收回粉嶺球場32公頃土地來興建公屋的意向不變,只答允借出用地讓球會今年主辦大型高球賽。

可想而知這只是個臨時做法,公屋工程展開後便不可行了。據知自從用地被收回後,粉嶺高球會的訓練時間已損失了20%。

公屋當然要盡快興建,但用地還有很多其他選擇,用稀缺的高球場地來建屋,社會成本太大,對高球運動損害很深,更影響香港國際形象,我認為並不可取。球會最近建議把用地作為培訓之用,並開放予公眾租用,由球會代為管理,我雖未對有關細節詳細了解,但聽起來十分合理,值得政府考慮。

楊立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