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迷失溝通|無名指
最近在讀Malcolm Gladwell的舊作《Outliers》,書中有很多觀點我不太認同,卻不影響可讀性,有些想法更是發人深省,例如他寫九十年代韓國空難,談到東西方在溝通上的文化差異,就很有趣。
他說西方人的溝通方式,在語言學上被稱為「說話者導向」(transmitter orientation),講者有責任把內容清楚表達,如果聆聽者感到混淆,那是說話者的問題。而亞洲人的溝通方式,是「聆聽者導向」(receiver orientation),也就是說,如何理解說話者的意思,取決於聆聽的人。
這類見解很容易被視為刻板印象(stereotype),但空穴來風,也不妨看看箇中原因。
西方人要把話說清楚這件事,我們並不陌生。讀英文書,就經常遇到很囉嗦的作者,把幾句話就能交代的一個觀點,抽絲剝繭地寫成一本書。多數西方小說和電影,都是直截了當敍事,像《羅生門》這種電影他們拍不出來。
所以西方人的觀念是,你必須根據我的想法來理解我,你完全明白之後,再告訴我你的想法。他們最受不了日本人一味說「Hai」,這個回應只代表他們聽到,並不表示他們聽明白或贊同你。
東方人聽人家講話就這樣,反正你有你發表,我有我理解。那自己講話呢?也不遑多讓,因為把話說得太白就不靈活了,「我就說這麼多,你看着辦。」好像很無賴,卻自有其智慧,西方人,就算聰明如Malcolm Gladwell,都不會懂。
譚紀豪
他說西方人的溝通方式,在語言學上被稱為「說話者導向」(transmitter orientation),講者有責任把內容清楚表達,如果聆聽者感到混淆,那是說話者的問題。而亞洲人的溝通方式,是「聆聽者導向」(receiver orientation),也就是說,如何理解說話者的意思,取決於聆聽的人。
這類見解很容易被視為刻板印象(stereotype),但空穴來風,也不妨看看箇中原因。
西方人要把話說清楚這件事,我們並不陌生。讀英文書,就經常遇到很囉嗦的作者,把幾句話就能交代的一個觀點,抽絲剝繭地寫成一本書。多數西方小說和電影,都是直截了當敍事,像《羅生門》這種電影他們拍不出來。
所以西方人的觀念是,你必須根據我的想法來理解我,你完全明白之後,再告訴我你的想法。他們最受不了日本人一味說「Hai」,這個回應只代表他們聽到,並不表示他們聽明白或贊同你。
東方人聽人家講話就這樣,反正你有你發表,我有我理解。那自己講話呢?也不遑多讓,因為把話說得太白就不靈活了,「我就說這麼多,你看着辦。」好像很無賴,卻自有其智慧,西方人,就算聰明如Malcolm Gladwell,都不會懂。
譚紀豪
最Hit
沙田新店開張驚現花籃陣!逾50個排滿天橋場面墟冚 街坊:呢個位通常做唔長
2025-11-04 13:06 HKT
60歲港人買中山樓慘蝕一半 嘆一年收租僅萬多元 代理撐前景吸引 「很多客博升值」
2025-11-05 06:00 HKT
華勤技術赴港上市 以硬核實力打開增長新空間
18小時前
「汪明荃舊愛」移居中山生活無憂 逾2千呎單位自誇選擇精明:我都唔恨返香港
2025-11-05 09:00 HKT
《歡樂今宵》女星35年前登日本節目影片翻Hit 網民激讚靚樣似公仔 近年健康亮紅燈
2025-11-05 11: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