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由奢入儉難 - 張慧慈
內地傳媒一篇《大廠高薪慣壞了年輕人》的文章,引來網絡極大爭議。特別是日資「佳能」關閉珠海廠房時,遣散一千多名員工的補償超豐厚。有效力三十年的老員工,可享有一百五十萬元補償,被內媒評為「惡意補償」,挑撥中國勞資關係。面對風高浪急的環境,缺乏能力的人幻想可以到科技龍頭公司或「大廠」領取高薪已不切實際。內地需要調整薪金水平來提升競爭力,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如果內地勞工普遍薪酬優厚,近年就不會出現「躺平」這個潮語。內地有不少外資撤離,反映外資認為內地經營成本日高,「世界工廠」的美譽不及內銷市場吸引。中國自改革開放後未遇過經濟衰退的威脅,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正常人都想不斷改善生活,年輕一代見證過父母享受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自己卻要面對機會減少,工資被壓縮的現實,便覺得內媒的評論「落井下石」。
近年國家認知到人力資源出現錯配,正努力減少文科大學生的人數,讓更多人及早準備投身製造業,平衡經濟發展的需要。另外,若民企還有高競爭力,就不會出現「國進民退」。國家要實現「共同富裕」,能讓大家一起加人工固然好,但環境不配合時,部份人有太高工資和補償,反而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推動力。
張慧慈
如果內地勞工普遍薪酬優厚,近年就不會出現「躺平」這個潮語。內地有不少外資撤離,反映外資認為內地經營成本日高,「世界工廠」的美譽不及內銷市場吸引。中國自改革開放後未遇過經濟衰退的威脅,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正常人都想不斷改善生活,年輕一代見證過父母享受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自己卻要面對機會減少,工資被壓縮的現實,便覺得內媒的評論「落井下石」。
近年國家認知到人力資源出現錯配,正努力減少文科大學生的人數,讓更多人及早準備投身製造業,平衡經濟發展的需要。另外,若民企還有高競爭力,就不會出現「國進民退」。國家要實現「共同富裕」,能讓大家一起加人工固然好,但環境不配合時,部份人有太高工資和補償,反而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推動力。
張慧慈
最Hit
遊泰注意|泰國王太后逝世 服喪一年5件事不能做
11小時前
前亞姐羅霖苦盡甘來 獨力照顧三子成就非凡 老二碩士畢業任職心理醫生 勸勉同路人為保障離婚要公告天下
2025-10-25 10:00 HKT
前TVB「搞笑始祖」從商曾歷破產 慘遇天災財產遭毀滅式破壞 嘆「乜都冇晒」景況淒涼
2025-10-25 09: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