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過日子——做冬說冬

  冬至這天陰雨,如以「乾冬濕年」的定律,二月一日大年初一應該陽光普照。這個定律從前很準,乾冬濕年,濕冬乾年。但如今世界氣候變幻不定,許多規律都被打亂,沒得預測。那就跟對待世事一樣,以「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處之,是晴是雨都好了。
  這天銅鑼灣滿街是人,都在為冬至晚飯採辦食品,電視台記者在街市做採訪,問途人準備花多少錢在家做冬。有位女士說冬大過年,要吃得好一點,打算花兩千塊錢做一頓飯。十分豪氣。我便問我家大婆,你花了多少錢準備做冬晚飯,她說晚上照北方習慣包餃子,連菜帶肉花了兩百,我立即讚她持家有道。
  冬至日短夜長,上海人形容這一晚「有就吃一夜,無就凍一夜」,將冬至晚上這一頓吃得像不像樣,提高到生活素質的標準。所以這一頓晚飯是必須豐富的,必須暖洋洋的。無論是花兩千,還是兩百,都必須要用心思的。冬至的意思是冬天到了預點,打後便陽氣回升,奔春天去了。但說來也好笑,今年到現在香港還沒冷過,連皮褸羽絨都沒甚麼機會穿,這冬天卻已過到頭了。如此暖冬也太不夠意思,幸好天文台預報下星期會冷上幾天,氣溫會降至十二度左右,在香港來說,達到了「寒冷」的級別。家有靚冬裝的女人們,大概可以心頭一寬,估計下星期會在中環街頭見到有人穿得像莫斯科來客了。這是應該的,不然冬天都沒有冬天的樣子了。
李純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