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見字如面
最近收到一個北京小伙子寄來的電子郵件,問候語並非簡單的「您好」,而是稍微舞文弄墨的「見字如面」。
這年輕人我認識好幾年了,一向謙遜有禮,對我這個同行前輩亦很尊重,偏偏這次給我寫信卻「逾禮」了。
見字如面,按字面解釋,就是見到你的字如像見到你的面一般。但真要講究起來,這應該是長輩對晚輩說的話,而且是寫在父母給子女的家書中。
舊社會重孝道,最基本的孝順,就是晨昏定省,一早一晚向父母請安,跪地叩頭,領受教誨。倘若子女外遊或旅居他方,就只能靠書信問安了。父母回信,會寫上一句「吾兒,見字如面。」意思是你希望當面請安的心意我知道了,沒關係,見到你的字就如見面一樣。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為人子女不能在雙親身邊侍奉,縱使「有方」亦會覺得愧疚。父母在家書中一句體己的「見字如面」,帶着長輩的威嚴,又流露着慈愛。
愛你不會說出口,這是傳統父母長輩的忌諱,彷彿說出來就會「破功」,失了尊嚴。現在的家長不吃這一套,「廿四孝父母」對子女千依百順,只望他們成才,覺得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孝順,卻忘了「孝」其實只是一顆感恩的心,記住了父母養育之恩。
見字如面,這種溝通方式可能已經過時,畢竟現代人也不大寫信了。廿一世紀,兩代之間交流,恐怕是見字(手機訊息)多於見面(哪怕是同住)。
譚紀豪
這年輕人我認識好幾年了,一向謙遜有禮,對我這個同行前輩亦很尊重,偏偏這次給我寫信卻「逾禮」了。
見字如面,按字面解釋,就是見到你的字如像見到你的面一般。但真要講究起來,這應該是長輩對晚輩說的話,而且是寫在父母給子女的家書中。
舊社會重孝道,最基本的孝順,就是晨昏定省,一早一晚向父母請安,跪地叩頭,領受教誨。倘若子女外遊或旅居他方,就只能靠書信問安了。父母回信,會寫上一句「吾兒,見字如面。」意思是你希望當面請安的心意我知道了,沒關係,見到你的字就如見面一樣。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為人子女不能在雙親身邊侍奉,縱使「有方」亦會覺得愧疚。父母在家書中一句體己的「見字如面」,帶着長輩的威嚴,又流露着慈愛。
愛你不會說出口,這是傳統父母長輩的忌諱,彷彿說出來就會「破功」,失了尊嚴。現在的家長不吃這一套,「廿四孝父母」對子女千依百順,只望他們成才,覺得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孝順,卻忘了「孝」其實只是一顆感恩的心,記住了父母養育之恩。
見字如面,這種溝通方式可能已經過時,畢竟現代人也不大寫信了。廿一世紀,兩代之間交流,恐怕是見字(手機訊息)多於見面(哪怕是同住)。
譚紀豪
最Hit
羅湖口岸「難民式過關」終結? 旅客報料:安檢X光機拆圍欄延運輸帶
2025-05-22 17:07 HKT
兩屆TVB視帝成面鬚根臉色發黃寒背現身內地 與昔日白淨紳士look差極遠 網民:快一年沒戲拍
2025-05-22 16:00 HKT
六角形/石紋易潔鑊千萬不能用!?化學博士K Kwong:掛羊頭賣狗肉 拆解5大迷思
2025-05-21 14:39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