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尋找心臟衰竭元兇(上)

  心臟之於人體,如引擎之於汽車,它不停泵血,維持各部位運作。當心臟肌肉受損,泵血功能減弱,出現心臟衰竭,身體各部或因此得不到足夠養分。隨著心衰竭愈加嚴重,氣喘、疲倦、水腫等徵狀或逐一浮現,令患者飽受困擾。
  心臟衰竭是一個症候群,除了透過藥物和改善生活等方法紓緩徵狀,更要找出病原治理,即使不能根治,也能延緩心臟耗損。心臟衰竭的病因眾多,有可能是單一損害心肌,亦有可能互為因果,以下是較為常見的病因。
  一、心血管病:無論是慢性冠心病還是急性心肌梗塞,都令心血管收窄或閉塞,心肌有可能因供血不足而壞死。
  二、高血壓:當血壓遠高於正常水平,心臟就要更用力泵血,加重心肌負荷。
  三、心臟結構問題:心瓣膜狹窄或倒流、先天性心臟病、原發性心肌病都令心臟無法如常工作,並使心肌肥大。
  四、病毒性心肌炎:例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可引起心肌發炎,削弱泵力。
  五、心律失常:心房顫動、賀爾蒙失調、甲狀腺分泌過盛等都會致使心跳過快,加重心臟負擔。
  六、心包膜問題:放射治療、感染肺結核等都可能令心包膜硬化,阻礙心臟收縮和擴張。
  七、心肌受毒害:例如糖尿病、酒精、部份化療及免疫治療藥物都會損害心肌,影響泵血。
  找出心臟衰竭的元兇後,可如何治理?下回和大家分享。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為生命護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