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擊破心血管病常見謬誤(下)

謬誤二︰通波仔後就不用食藥?
從以上個案可見,若沒有妥善管理血糖、血壓和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再狹窄或堵塞,即使接受手術,成效也大打折扣,同時也會增加支架內再狹窄,支架栓塞和復發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通波仔後,患者應改善生活習慣,並遵從醫生指示服藥,控制三高以預防上述的併發症。
通波仔只能物理性開通血管,控制三高才能改善長遠心血管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每降低一度(1 mmol / L),心血管併發症可減低百分之二十,死亡率可降低百分之十。糖化血紅蛋白(HbA1c)每降低百分之一,糖尿病相關死亡率可減低約百分之二十,心肌梗塞風險可降低約百分之十四。血壓每降低十度(10 mmHg),心血管併發症可降低百分之二十,死亡率亦可降低百分之十三至十七。
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雙抗)治療︰
根據國際指引,心肌梗塞患者在通波仔後須完成一年的雙重抗血小板藥(雙抗)療程,但如何先生般的高危人士─如有食煙,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有心肌梗塞病史,曾接受通波仔,心臟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指數 謬誤三︰沒有症狀就等於沒有心臟病?
患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可能沒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研究顯示,多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有隱性的冠心病。以上個案亦提醒了各位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接受糖尿病併發症篩查,一旦發現身體出現多重係統性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外周動脈疾病,頸動脈狹窄或中風等),或出現有心絞痛症狀,可能需要進一步接受心臟檢查。預防勝於治療,「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千萬不要像何先生那樣,到了心肌梗塞時,才察覺為時已晚。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杰
從以上個案可見,若沒有妥善管理血糖、血壓和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再狹窄或堵塞,即使接受手術,成效也大打折扣,同時也會增加支架內再狹窄,支架栓塞和復發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通波仔後,患者應改善生活習慣,並遵從醫生指示服藥,控制三高以預防上述的併發症。
通波仔只能物理性開通血管,控制三高才能改善長遠心血管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每降低一度(1 mmol / L),心血管併發症可減低百分之二十,死亡率可降低百分之十。糖化血紅蛋白(HbA1c)每降低百分之一,糖尿病相關死亡率可減低約百分之二十,心肌梗塞風險可降低約百分之十四。血壓每降低十度(10 mmHg),心血管併發症可降低百分之二十,死亡率亦可降低百分之十三至十七。
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雙抗)治療︰
根據國際指引,心肌梗塞患者在通波仔後須完成一年的雙重抗血小板藥(雙抗)療程,但如何先生般的高危人士─如有食煙,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有心肌梗塞病史,曾接受通波仔,心臟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指數 謬誤三︰沒有症狀就等於沒有心臟病?
患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可能沒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研究顯示,多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有隱性的冠心病。以上個案亦提醒了各位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接受糖尿病併發症篩查,一旦發現身體出現多重係統性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外周動脈疾病,頸動脈狹窄或中風等),或出現有心絞痛症狀,可能需要進一步接受心臟檢查。預防勝於治療,「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千萬不要像何先生那樣,到了心肌梗塞時,才察覺為時已晚。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杰
最Hit
《愛·回家》金牌綠葉「老公」揸的士被捕獲 網民爆「喺大館見過佢」 曾任警察為74年寶生銀行械劫案出力
2025-04-30 10:00 HKT
TVB「億萬駙馬」台上表演出事?超痛苦反應慘遭恥笑 網民反一面倒大讚:做得好好
2025-04-30 17: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