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好生活——奶奶撈麵

筆者一向不湊米氣,反而無麵不歡,所以每隔一陣子,就去黃埔的詠藜園,歎一碗擔擔麵解饞。
最近才知道原來詠藜園有一款私房麵「奶奶撈麵」(見圖),背後有一個動人的小故事。
當年詠藜園還是小店的時候,物質匱乏,每家每戶都是物盡其用。詠藜園女當家將散碎的麵條收集煮熟後,以豬油撈勻,再配上豬油渣,售價是一碗完整麵條的三分之一,大受街坊歡迎。
多年後有顧客到訪黃埔店,查詢這一款豬油渣撈麵,老闆娘楊太知道一定是老街坊,於是親自下廚,以葱油拌勻,灑以蝦米碎吊味,成為健康版的奶奶撈麵,一圓街坊的心願。
千萬不要少看這碗麵,麵條軟硬適中,令人享受那纏綿溫柔的嚼勁,加上葱油幽香誘人,油份又剛好掛在每條麵條上,不油不膩,是神級撈麵之作。這碗麵相比起擔擔麵,是另一種境界,但好像不在餐牌上,有緣人才可食之。
張諾
最近才知道原來詠藜園有一款私房麵「奶奶撈麵」(見圖),背後有一個動人的小故事。
當年詠藜園還是小店的時候,物質匱乏,每家每戶都是物盡其用。詠藜園女當家將散碎的麵條收集煮熟後,以豬油撈勻,再配上豬油渣,售價是一碗完整麵條的三分之一,大受街坊歡迎。
多年後有顧客到訪黃埔店,查詢這一款豬油渣撈麵,老闆娘楊太知道一定是老街坊,於是親自下廚,以葱油拌勻,灑以蝦米碎吊味,成為健康版的奶奶撈麵,一圓街坊的心願。
千萬不要少看這碗麵,麵條軟硬適中,令人享受那纏綿溫柔的嚼勁,加上葱油幽香誘人,油份又剛好掛在每條麵條上,不油不膩,是神級撈麵之作。這碗麵相比起擔擔麵,是另一種境界,但好像不在餐牌上,有緣人才可食之。
張諾
最Hit
周驄離世終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2小時前
前TVB星二代自認敗家仔貼錢打工:深入民心 曾收藏一打座駕 獲Do姐「救」一命?
2025-07-03 11:00 HKT
65歲三屆金像影后認曾整容「臉上縫89針」 曾患抑鬱5年不出門 自言現在「走路都不行」
2025-07-03 12:04 HKT
羅湖口岸直擊|新增小行李通道過關分流 港人讚便捷:不用再彎腰執袋
2025-07-03 13:1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