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利 - 人工智能泡沫 | 巨B講投資

  資本市場的聚光燈正緊緊追隨着人工智能(AI)產業的每一個脈動,投資人的情緒在狂熱與憂慮間反覆擺盪。晶片製造商的財報上,折舊年限的會計魔術確實能粉飾短期盈利,但這終究只是數字遊戲的幻象。真正的危機潛藏在那些尚未產生穩定現金流,卻坐擁天文數值估值的企業帳本裏——當資本的潮水退去,便會露出誰在裸泳的真相。

  科技巨頭們編織的資本蛛網正在日漸複雜。微軟投資OpenAI,Google扶持初創企業,亞馬遜與晶片新貴簽署長期協議,這種交叉持股與戰略結盟構成了綿密的利益共同體。這讓人不禁想起千禧年互聯網泡沫時的光景:企業通過互相投資製造營收假象,整個生態系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某個關鍵節點出現裂痕,恐慌便會如病毒般在網絡中急速傳染。

  東瀛資金的流向為這場盛宴提供源源不斷的燃料。日圓匯率在歷史低位徘徊,儘管跌勢稍緩,但廉價資金的洪流仍在全球市場四處漫溢。套利交易者借入近乎零成本的日圓,轉身投入高風險的AI概念股,這種槓桿遊戲在平靜時期能創造雙贏,卻也埋下了連鎖反應的隱患。

  不過與歷史上著名的泡沫時期相比,當下的市場還保有一份難得的清醒。機構投資者的持倉比例尚未達到非理性水平,散戶融資餘額的增長也相對溫和。這種克制的狂熱或許意味著,AI革命確實蘊含著真實的價值基礎,只是當前的估值可能過度透支了未來數年的成長預期。

  市場參與者們似乎都心知肚明,自己正行走在鋼索之上。交易大廳裏,每個人的手指都懸停在賣出鍵上方,隨時準備在聽到第一聲異響時奪門而出。這種高度警覺的狀態本身,反而可能成為推遲危機來臨的緩衝器——因為沒有人願意成為最後的接盤者。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真正的泡沫破裂往往發生在所有人都放下戒備之時。當理髮師開始津津樂道AI晶片的技術參數,當退休教師將畢生積蓄投入算法公司,那才是應該真正恐懼的時刻。眼下這種帶着謹慎的樂觀,或許正是市場在消化技術革命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資本市場從來不是理性的計量器,而是群體情緒的共振箱。AI技術的變革力量毋庸置疑,但它最終創造的價值,需要穿越數個景氣循環才能沉澱下來。聰明的投資者此刻應該做的,不是預測泡沫何時破裂,而是確保自己在風暴來臨時,仍有留在牌桌上的資本。畢竟,只有在退潮之後,我們才能看清誰真正掌握了技術的鑰匙,而誰只是在浪潮中裸泳的投機客。

Collis Capital合夥創始人
劉偉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