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康 - 孤寒自己vs孤寒別人 | 神耆商機

筆者近日與幾位「老」朋友討論一則花邊新聞,談及有地產大亨邀請傳媒朋友到府上作客,焦點除了在大宅設計和樓市前景,竟然還落在一張照片──富豪用魚蛋、燒賣、棉花糖等食品奉客,成為一時佳話,也引起網民揶揄:「唔孤寒就做唔到有錢人啦!」
有位老闆不敢苟同:「傳媒茶聚重點在於交流,食物並不重要。當你係朋友,才以簡約式招待,倍感親切。而且通常茶點都無人食,這樣亦可避免浪費。」
另一個長輩回應:「我哋這一代吃很多苦,很明白『小富由儉』。日常生活已習慣節儉,應花則花。孤寒自己從來無問題,不要對他人過於孤寒就好了。主要係目前經濟前景不明,『開源』談何容易?很多老闆都無奈要『節流』、孤寒埋人哋(員工)。」
很多長者普遍屬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一代,因此儲蓄意識很強。存款保障委員會最新一份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發現,港人平均每月儲蓄金額為9800元,而準退休人士平均需擁有545萬元儲蓄,才覺得有足夠「安全感」。另近4成人表示,儲蓄的主要目的是「應付不時之需」。
「慳錢」是華人根深柢固的金錢觀,其中中國儲蓄率一直在世界排名前茅,甚至多次位列全球第一。此外,亞洲國家的儲蓄率往往比歐美國家高。以2021年的數據來看,新加坡(49.1%)、南韓(33.9%)、印尼(37.9%)都是全球儲蓄率首10名的「常客」。
有位同場長者感慨:「『少時不養生,老來養醫生』。知唔知住一晚私家醫院ICU幾錢?我哋無買保險,只能靠自己儲蓄。孤寒自己也好,孤寒別人也好,成世人慳埋啲錢,其實最後就用晒嚟睇醫生。」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最Hit
澳洲藍盒藍莓「已經唔存在」? 蔬果達人揭假藍莓橫行 大爆1方法內地貨變澳洲貨 網民:買生果真係要睇清楚
2025-10-14 15:06 HKT
老字號酒樓逆市擴張!全新副線開張優惠 長者$2茶位/$18.8酸菜魚
2025-10-14 14:33 HKT
果籃專家教分辨真假「日本」香印!留意顏色/大小/外觀等5大特點 網民認同1點最易分:日本貨獨有
2025-10-13 17:36 HKT
9層樓變危樓|業主偷挖逾3000呎地窖 致32戶房屋爆裂|有片
2025-10-14 10:27 HKT
45年屋邨大酒樓結業!曾推懷舊金曲夜 前TVB名廚都有登台 街坊:估唔到成回憶了
2025-10-13 13:32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