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況不景 強拍土地更著數

香港寸金尺土,每年各大發展商也積極投地發展,但在高地價政策下,地皮有限且價格高昂,即使財力足夠亦難以投得靚地,因此他們亦會透過收購及強拍舊樓去獲取土地。「疫市」下舊樓強拍活動更見頻繁,土地審裁處於今年上半年共收到13宗強拍申請,與去年同期6宗比較,按年增加7宗,即1.16倍,此或因樓價在市道不景下位處低水,以致收購成本較低,成了強拍的好時機。
發展土地需長遠目光,加上本地發展商銀彈充裕,資金流較強,因此市況好壞對其買地部署不會造成大影響。據資料顯示,去年全年共有16宗強拍申請,較今年上半年僅多3宗。其中新世界強拍銅鑼灣波斯富街一帶等多幢舊樓,估值達45 億元,成為香港歷年來最大額的單一強拍項目。
事實上,發展商會跟隨市場環境去部署投資項目,雖然無人知道何時是樓價最低位,惟他們看到樓價較之前低,短期內仍有下滑趨勢,便於近月趁機申請強拍,發展併購多時的舊樓。只要待未來市況好轉,樓價回升,便可賺取當中差額,提升利潤。再者,昔日政府地皮往往由大型發展商投得,其他財力較弱者多循收購舊樓去獲取土地;又或遇上靚地皮,大型發展商亦不惜耐心「揼石仔」,逐家逐戶取得業權。
話說回來,藉著強拍去發展舊樓亦不容易,需知道不少舊區、舊樓的業權散亂,當遇上財團「落釘」求高額賠償,便會上演一輪又一輪的「拉鋸戰」。即使落實強拍,住戶及商戶亦需覓地搬遷,其中弱勢的「劏房戶」更是淒涼。
俗語有云,「針無兩頭利」,發展土地過程總有「陣痛」,惟無人可在城市變遷中置身事外,最重要是凡事有法可依,以可保障市民的基本權益,同時政府亦要遵守承諾,提速及簡化發展土地的流程,加快劃地起樓,讓貧苦大眾有個安樂窩,才可令城市和諧穩定。
202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