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專才乃大事 撤辣也無妨

香港要拓展創科產業,便須海納百川吸納世界專才,除了可觀薪金,居住環境及優越稅制亦是考慮重點。早前行政會議召集人兼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建議向未居住滿7年的「港漂」豁免買家印花稅(BSD),掀起本地股市大波動,並引來市場上不少反對聲音,最後她澄清此說法只屬其個人及政黨意見去打圓場。依筆者看,空穴來風,事必有因,即使為「港漂」或世界各地優才撤辣,亦不失為好事。

本地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加上移民潮下人才流失嚴重,政府要重振經濟,當務之急是吸納各方優才。正如香港一直倚重金融服務及旅遊業,惟業務優勢日減,近年港府另拓跑道,冀與前海相輔相成發展創科產業。若能成事,香港便可與世界的創科大潮流接軌,但何來資源及人才呢?即使早年發展科學園及中藥港,本地亦因投放資源有限,未能吸引海外專才及創科大企進駐,以致發展未見起色。

前車可鑑,港府要在創科旅途取得成功,便須對症下藥。老實說,香港背靠袓國,是外資進軍內地市場的踏板,因此本地更應挾此優勢,多花工夫去塑造優越的營商環境,例如加強北部都會區的創科規劃,同時可考慮提供稅務、土地租務及買賣上的優惠,鼓勵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公司,以吸納各方技術。

至於專才方面,港府長遠上須投放資源培育本地人才,同時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在創科路上更應集百家之長,主動向各地專才招手。現時世界各地均在搶奪創科專才,港府除了能以豐厚薪酬和待遇作招徠,亦應提供其他生活配套支援。例如,
倘在這個宜居宜業之地,他們能輕鬆置業,並帶同家人前來生活,便可留住他們定居及長遠發展,而放寬這批專才的買家印花稅,又或提供類似的稅務優惠,便是可取之策。

當世界各地也設法吸引人才、吸納資金,並鼓勵外資前來投資置業,若然香港仍以老常規為由,去固步自封,只會陷入不進則退之境。

2022年8月19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