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鐵路方案 貫通啟德命脈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為配合特首「基建先行」的理念,政府相關部門應重新審視啟德區的交通規劃,重點考慮重啟環保鐵路連接系統方案,以滿足啟德區長遠交通需求。根據2009年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建議,環保連接系統走綫所涉及的範圍頗為龐大,若以此作為基礎重啟方案,相信困難重重,實現機會渺茫。筆者認為,政府應研究一條較容易建設的替代方案,讓鐵路系統貫通啟德區內主要的命脈,打造啟德區成為集住宅、商業、旅遊、文化及娛樂一身的智慧城市。

筆者當年在地政總署工作時,曾被委派處理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Preliminary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筆者需根據相關工程所覆蓋的範圍,查找受影響的地塊。

初步的結論是,從土地管理的角度來看,相關工程應盡量減少對已發展之土地造成不必要的影響,無論是私人或是政府所持有的,以及在建或已建成的,在設計及成本許可下,盡可能在規劃時避免覆蓋這些土地。

以上述的論點,若政府以原有的路綫作為重啟項目的基礎,很大機會影響區內現有的建築物,在最壞情況下,可能需要封閉某些道路,甚至收回部分土地才可建造鐵路。

筆者檢視整個啟德發展區,大膽地看看能否建造一條不影響已發展土地的鐵路,從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的《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觀察所得,筆者認為在跑道對出的海平面上,或可建造一條雙程來回的鐵路。從郵輪碼頭出發,沿着跑道海岸,再穿過政府已規劃的休憩用地(Open Space),可直達港鐵宋皇臺站。

在擬議的草圖上顯示,此鐵路全長約2.7公里,若設4個車站,包括:宋皇臺站、都會公園及體育園站、啟德跑道站及郵輪碼頭站,以每小時60公里車速計算,加上停站所需的時間,相信整條鐵路車程只需約5分鐘。倘若鐵路建於水平面之上,列車不但為運輸工具,亦可作旅遊觀光之用。如果鐵路建於水平面之下,則可減少在路面上所造成的影響,如噪音問題等。當然,以現今的鐵路技術,例如引入磁浮列車,既可解決噪音問題,亦可成為旅遊賣點。

此外,政府現正提出對數條與發展相關之法例的優化方案,包括《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前濱及海牀(填海工程)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鐵路條例》及《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筆者現時建議的鐵路走綫,可能涉及城市規劃的改動、道路改建、新鐵路建造、以至少量的填海工程等,相關法例的優化,定必可以加快落實此鐵路的時間表。

筆者與不少市民均對這條鐵路有着期盼,期望政府能重啟相關啟德鐵路方案,以滿足區內長遠交通需要。

2022年8月22日

更多文章